一本书一句话
《正面管教》里,有一个概念给我特别大的印象,“和善而坚定”。
说是印象,是因为还不大能理解透彻:
什么叫“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的理论推崇:父母或老师应该在坚持和善的同时,也要有坚定。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让孩子能够自我控制,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重点指向表达出对孩子的尊重。
而坚定,则指向家长对于自己的尊重。
最终目标是以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概念的表述似乎过于深奥和令人摸不着北。
举个例子:
生活场景里,父母和孩子之间或多或少总会出现争执的情境。当孩子出现“挑衅”家长的威信的举动,常常会令家长气极败坏,恨不能直接动手摆平事件。
而“和善而坚定”的处理方式是:
此时,气急败坏中的家长暂时走开,离开孩子视线,等双方的情绪有所平复,再和孩子交流,向孩子表明:孩子生气的状况是可以理解、可接受的,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不尊重你的作法。因此,告诉孩子,当孩子能够做到尊重你时,你会很乐意地和孩子作进一步的沟通。
这个处理问题的方式,可归结为:
先情绪后事情。
当情绪不可控时,往往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事情可能越办越糟糕,因此,需要先把情绪处理好了,再去解决事件。这里的情绪,当然指的是双方的情绪。
试想,正在气头上的人,基本很难接收外人给予的任何信息,即使能接受,所能接受到的信息也极少。家长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理念延展:感觉好,才会做得好。
我们常说的鼓励式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一点,得到鼓励和被批评的人,所呈现出来的是完全截然不同的状态。被批评往往意味着被否定,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负面情绪。对应的是不情愿、不接受、抵抗、抵触。而得到鼓励,积极的一面得到推进鼓舞,带着愉悦的心态去做事,事情都会变得轻松。
这里所指的感觉好,其实就是一种状态,心情愉悦和放松的状态,可以是家长的状态,也可以是孩子的状态。
再延展:和善而坚定,其实还可以延续到生活中各种关系,比如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