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弥艺术苏绣部落
惟弥艺术苏绣部落,是有待产品内的一个苏绣部落。由姑苏绣花郎张雪创立,与他的个人工作室同名,出品的绣作风格独特,充满了现代简约感。部落旨在分享苏绣文化、交流刺绣心得。
有待点评:
绣花郎,不一样,极简苏绣露锋芒
苏绣,人们对它的传统印象来源于江南水乡的气韵灵动。细致入微、清丽俊雅,善于用多变的针法去表现复杂的事物。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展绰约亲昵之态。
但是,在有待APP里,有一个叫做「惟弥艺术苏绣」的部落,却与这些传统标签大相径庭。
「惟弥艺术苏绣」这个部落的成员是一群喜爱苏绣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随时随地想要用手里的针去勾勒新的世界。
同样是苏绣,「惟弥艺术苏绣」的作品却是性冷淡的风格,佛系的态度,简约不简单的美学设计,以及“人狠话不多”的理念。
这样一种态势的形成,自然与部落的酋长有着莫大的关系,惟弥艺术苏绣的酋长张雪,恰好就是一位佛系青年。
一根针 | 两代人
张雪出身刺绣世家,母亲薛金娣是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做绣娘的薛金娣对苏绣近乎痴迷,她当初就想生个女儿,长大跟着她学苏绣,尽管没能如愿,但仍给儿子取了个女孩的名字——张雪。
张雪从小学习成绩好,他是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申请到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硕士,后来在南京一家金融公司实习,也顺利入职,但最终他都放弃了,2011年夏季,张雪回到了家乡苏州镇湖,拿起了针线。
这样的选择或许令人咂舌,但张雪却说,之所以下决心学刺绣,是因为自己发现年轻人都不学刺绣。在他的家乡,刺绣鼎盛时期曾经有8000名绣娘从事苏绣,但现在已寥寥无几。
一方面,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大有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张雪不愿意看着母亲钟爱一生的事业无人继承,于是他暂时放弃了外面的世界,回到自己的巢穴安心创作。
张雪对苏绣最初的热爱来自于母亲的影响;但同样是苏绣,母子俩对待它的理念却截然相反。
薛金娣是公认的大师;她的绣品精细、图案逼真,飞针走线间能展现出万物壮美。苏绣中最能体现水准的小猫和金鱼,她都绣得游刃有余。她执着于刺绣,绣油画、古画、书法,作品多次获奖,还曾赠送给外国最高领导人。
张雪是特立独行的绣花郎;他的作品颠覆传统,抽象又文艺,清新又简洁。空灵的山水意境,浩瀚的宇宙星辰,野趣盎然的四季岁月,他都愿意去尝试。
张雪的作品也得到很多大赛的认可,但比起拿奖他更喜欢给年轻人教学,喜欢与人交流刺绣的乐趣,喜欢分享自己的心得,所以,他来到有待创立了「惟弥艺术苏绣」这个部落。
绣花郎 | 小酋长
作为酋长,他把很多作品都展示在部落里。
作品《佛》:一张古朴几案,一只小小香炉,一柱挺拔的香跃然于上,香烟冲起,缭绕成一个草体的“佛”字,因这幅作品,他被有待的网友们戏称为“佛系青年”
他与有待的相处,就像是一种与道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交谈。更有趣的是,他与部落里其他的成员也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他配作品,成员们就给他配诗。
作品《四季》很简洁,“春”是两只燕子一条船,“夏”是一条柳枝一只蝉,“秋”是一个莲蓬一条鱼,“冬”是两只麻雀落竹枝前。张雪本人很喜欢“秋”这幅作品,因此也将其设为了部落图腾。
天地之间自有意趣,万物生灵自成一派
——by 天心月圆
作品《鱼戏浮萍》也是如此,针线晕染出水墨般的鱼儿和莲叶,画面空荡,莲叶四散,用这样的构图就把鱼儿的自由乐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夏日莲叶田田,鱼儿嬉戏期间。
——by 胡囡囡
张雪偶尔也晒母亲的作品,这幅《雪竹幽禽》让他的部落成员们都很兴奋。竹叶上落满细雪,乱世中枯草丛生,寂静间仿佛能听见禽鸟幽鸣。
才见竹叶青几许,已惊岩下雪如尘
空山苍苍人踪灭,门前嘤嘤鸠雀鸣
——by 喻园小芳
除了刺绣作品,张雪还尝试了很多跨界合作,比如将刺绣元素运用到耳机、手表、微型家具、三维展品中,张雪说:“我一直想告诉世人,苏绣不用高高的挂在厅堂之上,它可以很简单很美,回归到现代生活当中来。”
外出采风寻求灵感,平时看到什么有趣的刺绣作品,参加各种展览,他都会跟成员们分享。因热爱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也因共同的信念和谐相处,如此,方能走得更远。
至简、极致、乐趣,这是张雪作品永远的主题,也是他想传递给所有人的生活哲学。眼前的事焦头烂额,远方的诗又太缥缈,但你可以加入「惟弥艺术苏绣」部落,让生活,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