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布鲁氏菌感染的女生

布鲁菌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英国军医Bruce于1886年分离发现,故而命名。(来自师弟分享的资料)

布鲁菌病在此简称布病。

临床主要表现: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

这类病发病人群以农牧民为主,春末夏初发病偏多,传染源主要是羊、猪、牛,其致病性和侵袭力依次递减。

很多医院对布病的检查经验不足,我在7月11日写的那位女博士就是布病感染者,连续发烧近三个月。她在家人的陪同下,走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查出病因。老师刚好接触过一个案例,临床表现同样是多日高烧不退。

在医疗知识的记载中,布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疼痛等。

在临床中,这两个病例也是连日发热不退,那位女博士更是连续发烧近三个月,走遍了很多好医院都没有检查出病因。

对于多汗和关节疼痛这里,可以补充一些临床经验。这位女士也是多汗,但她的脸部和腿部几乎不出汗,脸部憋红,腿部冰凉。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和调节机制,在她的体温高达四十度的时候,仍然不是全身出汗,说明下肢和头部代谢能力弱,导致排泄不通畅。而患者曾从事多年伏案工作,颈椎椎骨至腰椎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关节紊乱,身体代偿能力本就弱。根据患者自述,她连续多年情绪低落、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身体处于虚弱状态,这是布鲁菌感染身体的最好时机。通常,布鲁菌即使侵入健康的机体,也易被排出。实际上,近年来欧美报导布病的例数也并不多。

我们接触的两例患者都是在心情低落、身体免疫力低下的背景下感染布病的。如果想要确定是不是布病,则要在医院检查时做定向的血培养。

对于这位女博士,老师采取的方式是打开其人体通道。原本,脸部与下肢毛孔闭塞无汗;经过治疗,脸部开始出汗,憋红消失,腿部由湿润到出凉汗。

治疗时间为5-6小时之间,期间患者高烧约41摄氏度,最后降到38摄氏度,汗出不止,采取小口频饮的方式为其补充水分。

来时,患者感到咽部明显有气滞感,说几句话就要咳嗽,吃饭难以下咽,且贪凉。治疗后,喜热水,且进食流畅,咳嗽明显改善。

治疗头天晚上仍在发烧,体温39摄氏度,那是机体仍在适应人体打开后的代谢通道。

治疗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患者体温已正常,自量体温36摄氏度。

现在协和医院治疗,待后续跟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