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中有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不管自己是否学识渊博,也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总喜欢去纠正别人,给别人提意见,教别人做事。通常有两类人,喜欢固执己见,纠正别人。
第一种:认知水平低的人
喜欢纠正别人是一种修养不够、认知水平低的表现。认知越低的人,说话越绝对,认知越高的人,兼听则明。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去克制纠正别人的冲动,因为自己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稻盛和夫说:“成年人之间只能筛选,不能教育,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想法和欲望,因为人永远是叫不醒的,人只有痛醒。收起自己改造别人的想法和执著。无论朋友、伴侣、合伙人皆是如此。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认知水平低的人,往往很狭隘,无法打破自己的格局,不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有他们想不通那些和他们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
有一次参加一个聚会,大家就聊天,有一对丁克夫妇,谈到他们结婚十几年没有生小孩,席间就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她有两个小孩,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她听完丁克夫妇的话,张口就说:“你们有去看医生么?”那对夫妇就解释说:“我们身体没有毛病,我们只是一直避孕而已。”那个女人就说:“我建议你们赶紧生一个孩子,你们没有孩子老了怎么办。”丁克夫妇就说:“有孩子老了就一定会不孤独的么,多少有孩子的老人,不也成了空巢老人。”那个女人就说:“我的小孩很乖的,他们不会的。”周围人感觉他们话不投机,就赶紧打圆场,换了一个话题。
其实这个女人自以为给了别人良好的建议,其实她这就是一种认知水平低的表现,她的认知里,只有结婚生子带娃这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无论结婚与否,生子与否都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都只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活得是否开心取决于自己的智慧,有智慧的人无论单身、结婚、有孩子、没孩子,都能活得很好,没有智慧的人,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都是烦恼多多。
第二种:自我认识不足,自以为是的人
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
泰勒斯说:“认识你自己”
那人又问:“什么是最容易的事?”
泰勒斯说:“给别人提建议”
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
认识自己这件事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人只能做容易的事,于是就选择做一个没有自知之明,又喜欢给别人提意见的人。
生活中,有一类人,就是当大家在一起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提出一个方案,然后他就挑出各种毛病,你调整好方案,他又接着挑毛病,最后你说让她出一个方案,他又各种理由推脱。这种就是典型的做不了难的事,只会动动嘴皮子,给别人提意见。挑毛病,指责别人是很容易的,张嘴就能说出来,很多人以为找出别人的毛病,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就是很高明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让他自己出方案的时候,就什么也想不出来。找问题很容易,但是让她出一个更好的方案,她办不到。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自己都不明智,又有什么水平给别人提意见呢,可现实往往很讽刺,越是有智慧的人,越不喜欢和别人争辩,越不喜欢给别人提意见,越是没有水平的人,越是喜欢勉强别人,越是喜欢给别人提意见。
写在最后
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光和发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如果你是智者,别人有问题自然会来向你请教,这个时候,你给出的建议才有价值。如果你不是智者,你纠正别人,提出的意见,通常也没有什么价值,别人也多半不会听。
成年人只做筛选,不做教育,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对错,只有不同,何必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生活环境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机遇境况不一样,活法当然也不应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