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通读了一遍《论语》,才发现生活中有太多耳熟能详的词与句,均来自于这本书。除了那些我已经知道的,还有那些我经常遇见的却不知源头的,比如“后生可畏”“异端邪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等。《论语》能够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根由应该就是它抓住了人生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
理想是生命焕发别样光彩的源头活水,她就像春姑娘一样,轻轻柔柔地点醒每一个生命体,赶紧脱离苍白单调的状态,活泼泼热忱忱地投入到改造自我、改造世界的行动中。然后,众多的生命体汇集到一起,就创造出了一个明媚绚烂的锦绣山河。
即便遭遇千种磨难,万种委屈,理想依然能够烛照灵魂,让灵魂具备坚韧的毅力,不灭的光彩,直到走出所有的阴霾。
理想,一直有两种色彩,一种属于个人,一种属于大众。属于个人的理想,点亮的自然只是个人的生命之光,或许在很多时候,这份光彩也能够照亮周遭,让其他人其他世界也能够收获点点光明,但是唯有属于大众的理想,才具备大海的阔大心胸,容纳百川,辉映日月星光,孕育大地上一切事物,拥有不可遏制的排山力量。在它的映照下,个人的理想之光似乎更像点点萤火,彩云易散。
这份属于大众的理想色彩在《论语》中几乎随处可见。
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仁”。其含义有多种说法,但不能否认的就是“仁”是儒家思想道德的至高标准。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也即面对仁德,无论是谁,都不可以违背。即便是君王,即便是孔子本人,在人的面前都要俯首称臣,绝对顺从。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哪里敢当!不过我会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仅仅做到如此罢了。”这里可以理解为孔子很谦虚,更多地也展现了“仁”与“圣”一样是难以企及的高度。它是理想的高度,是日月星辰,只可仰望,难以企及。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则直接点明了“仁”是“恭、宽、信、敏、惠”五德的合称。只有做到了“五德”,才具备了仁德。这样的仁德内涵真正是至高至上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即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即便完成这样的责任非常艰巨,儒生依然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甚至达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于绝望中寻找希望”程度。孔子思想后来经过几位大儒的发展,有了不少的改变,但是践行“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是所有中华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磨难,此心不改,此志不变。
《论语》中不仅有这样高远的理想,同时也十分关注现实。
同样是为了完成“仁”,孔子等人又有这样的说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简单的话语就指出获得“仁德”的方法。“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这样的话语,则打破了“仁”高高在上的神坛,告诉人们“仁”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只要你内心想着它,就能够收获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这两句话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告诉人们想要收获仁德的具体途径。父母兄长就在身边,随时随地可以实践最基本的“仁”;话在口中,人无时不需要话语,但是不应该“巧言令色”,如此,方能更加接近“仁”。《论语》中这样的阐释,分明是把“仁”化成了可亲可近之物,让人易学易做。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犯的过失,各由于各自的习性。察看人的过失之处,这就知道其仁德如何了。由此可见,察看反思仁德过失之处,也是了解仁德的一个有效途径。《论语》中诸如此类的具体方法策略文字很多,凡是认真阅读思考之人,均能从中收获许多启示与方法。
不过,《论语》中这类言语与之前对“仁”的说法或许有一些逻辑上的矛盾,但是对普通民众的心理激励作用应该是明显的。很多时候,我们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不够自信。《论语》中既强调了理想的高高在上,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同时又将理想拖至现实生活中,告诉人们只要从内心里渴求理想,从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就能够实现理想。
除此以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大家,分明看到了现实中太多的黑暗与无奈。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斗争。孔子信奉周礼,希望能够恢复周礼,使国家百姓处于和平稳定的秩序内。但是这一理想且不说有倒退历史之嫌,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明显格格不入。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具备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与顽强精神。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没有见到喜欢美德就像喜欢美色一样的人。这样的笃定居然包括了孔子身边所有的弟子,或许还包括了孔子本人。这样的感叹或许就来自于这一点比较:外在美显而易见,容易激发人的原始本性;而内在美则是需要深入探究仔细体察的,更需要人心的主动配合,才能够引发共鸣。在那个诸侯纷争四起的时代,生命随时容易消逝,显而易见的外在美似乎更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感。追求难以被发现的美德,似乎就是要将自我的生命逼上一条荆棘丛生的路。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 子路篇》)孔子说:“如果有圣王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使人都有仁心。”即便是圣王再现,也要用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够使人都有仁心。由此可见,仁心的收获之路够艰难,孔子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可是孔子等人依然毫不退缩。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为什么?
因为孔子等人一直都是左手理想,右手现实,两手并举,共同完成每一个生命存在的价值:既要看清现实,更要积极于改变现实;既要坚定地用理想指引前方,更要用具体的言行去践行理想。如此,生命才不白活,才可能收获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