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村上春树首本自传性作品,才饶有兴致的买来读了。
说句实话,我没读过多少村上春树的作品,光凭世间流传关于他的赞誉,就会让人禁不住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然而我已有多年未读过小说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令我满足于从不足两小时的电影中获取听故事的快感,说来惭愧,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 在读完这本书后,又有了重拾《挪威的森林》《1Q84》的欲望。
可以说阅读这本书从头到尾的体验是愉悦而有惊喜的。开篇后,就好像看见村上大人坐在我对面,手捧一杯茶,娓娓道来他这大半辈子的“趣事”。 虽然讲的都是关于写小说的事,但的确是经历了各种苦,而这种苦在他的笔下,总能透出乐和自在来。 这种“趣”意既不矫揉造作也不至于令人捧腹大笑,就是会让人忍不住点头称是的简朴和真诚。
每个人读书都会有自己独有的感触,在村上大人的启发下,我也信手开始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可能并不是那么深刻和有格局的,但肯定是原创的没错了。
在谈到别人对他的评价和攻击时,他的字里行间总伴随着云淡风轻的自嘲。 在这个容易饱受争议的行业里,别人对于他的误解和议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被周遭的人质疑 “就这样的东西也能被称为文学吗?”,到后来收到读者的来信说:“您这本书我不是很喜欢,有些失望,您的下本书我一定会买来看的,请继续加油!”, 外界的评论并没有给他带来长久的困扰,反而读者与他之间的直言不讳让他倍感欣慰。
既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那我做好自己就好了。就是这样一种态度。
我想像中的小说家,应该是类似于艺术家般的一群人。他们不遵循世俗章法,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灵感时便即兴创作。 我的前半句总结倒是没错,村上大人实际上也是这样生活着,虽然自由自在但有时难免要过清苦的生活, 然而向来不愿受社会体制限制的他,在这条路上走得极为淡然与坚持。 这一切源于他拿起笔与纸写作时内心充盈的快乐。
在他29岁那年去观看棒球赛的那个下午,躺在看台斜坡上的他,就被从天而降的 ”对了,没准我也可以写小说“的想法击中了,他把这种仿佛命运的启迪般的机会牢牢的攥紧在手心里,此后的三十多年,没有松开过。
看上去和天赋没什么关系,村上大人练习精进写小说的过程,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要规律,早睡早起坚持运动,规定自己每天要完成多少字。只不过源于喜爱,他最终琢磨出了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并且像一个工匠一般细心打磨自己的作品,它不需要有多余的修饰,不需要引人注目的棱角,他运用的写作方法就像他所钟爱的爵士乐一般,是行云流水般的顺畅。
回到开头我讲的这本书带来的愉悦的阅读感,对我而言是有视听上的逼真效果的。村上大人就坐在我面前,讲他这三十多年的写作经历,讲到清苦的生活时,他会摇摇头感叹不可思议。那些不得已要低着头做人的日子,也并没有让他改变写小说的愿望。讲到自己这么多年来写小说的收获与成就,就像农民伯伯谈到年复一年的收成那般质朴和坦然。
这是让我感到最感动和鼓舞的地方。在毕生的坚守当中,寻着生命的热爱与意义。 且真实地感受着快乐。这是无论哪一种职业人,都向往的境界吧。
在这本书中,村上大人多次提到自己写作,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令自己心情愉悦为准则,”心情愉悦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想要写深刻的东西,一开始便重装上阵的话,到后面可能真的也会不知如何是好了。 对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我也给村上大人分享了下自己类似的感受。 由于一直热爱舞蹈,我把澳剧《舞蹈学院》看完了。其中年轻的演员们个个都是舞蹈高手,且个性鲜明,纯朴的,傲娇的,犀利的,阴暗的,虚伪的应有尽有。其中好胜心强且傲慢的Abigail很不讨我喜欢,所以我的关注也就主要在其它几个角色上。直到有天他们学校举办了内部演出活动,大家随心发挥着自己喜欢的舞步。
Abigail的那一段舞蹈至念还留在我的脑海里,我甚至把这段录了下来一直保存着。怎么形容呢?应该是用英文单词smooth才可以表达的惊艳绝伦。虽然她不高还微胖,但日日毫不松懈地苦练,让她在舞台上如同云一般轻盈,每一个飞跃和回旋在柔美的音乐中都显得动人心魄。
她的小伙伴们也都看呆了,包括平时和她相处不来的女同学,也不由自主地露出欣赏的神情。
这大概是艺术才有的神奇魅力,让所有人都可以在某一点上共通。村上大人的文字也如同smooth的音乐一般,让读者时不时地在某一点上微笑颔首,心领神会,直至音乐渐渐消退。
特别开心有这样和村上大人面对面聊天的机会。 甚至在早起外出吃早餐时,我还带着这本书。要知道这种事只在我十几岁时常发生,那时为了看喜欢的书,可以走路不抬头。冒着被老师没收,被奶奶责骂的风险也要偷偷地看完。
在读村上大人和毛姆时,我都感受到了这样的讯息。一个人,在身为艺术家或作家之前,首先应该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一个天然而纯粹的人,才有可能把生活中的每个看似平凡的片刻,在作品当中焕发出它原本该有的活力与生机来。
在宇宙之下,每个生命个体渺小而又平凡。而我们每个生命个体,不应当失去感受每一次细微感动与喜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