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
Elton:
《自由之路:地下铁路秘史》(Ⅲ)
【美】埃里克·方纳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凡是有奴隶制的地方就有逃往自由的奴隶。18世纪后期,大批欧洲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呼吁停止黑奴贸易,认为黑奴贸易极不人道,与文明的发展趋势相悖。180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法令,禁止英国奴隶贩子向美洲和其他海外殖民地贩卖黑奴,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废除黑奴贸易的大国。第二年,也就是1807年,美国议会也通过法令,禁止继续把奴隶输入美国。但法令归法令,执行归执行,美国南方对奴隶的巨大需求使得法令很难贯彻施行,奴隶走私贸易仍然猖獗。
残酷的现实
1832年,弗吉尼亚州议会就是否废除奴隶制度展开了持续两周的辩论,很多弗吉尼亚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应当废除奴隶制,而此时白人最担心的是,在南方的很多州,黑奴从数量上已经超过了白人,这对白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而且一旦废除奴隶制之后,就意味着南方各州要直接面对大量的黑人公民,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遣返
南部知识分子的讨论更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他们认为,废除奴隶制的前提是要摆脱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激进的方法是把黑人全部送走,连已经自由的黑人都应该送走,这样美国根本就不存在黑奴了。而温和的方法是,设法一批又一批送走黑奴,慢慢降低黑奴在南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再逐步废除奴隶制。当然,即使是温和的做法,实施起来也很不容易。
箭在弦上
其实有关废奴的争论很早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也没有结果,而黑奴的繁重劳动和不幸生活还在一天一天地持续,很多黑奴无法等待制度变迁,也根本不知道白人的那些讨论,他们凭借本能反抗,有的选择怠工、罢工,有的则直接逃跑,而一些白人也选择了帮助黑人逃跑。黑奴问题最终不是靠知识分子的讨论解决,而是用行动倒逼制度改革,最终引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惨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