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1年1度的毕业季,每到这个时候看到很多同学们都毕业,好像自己还是学生时代一样,十分怀念自己的求学生涯,我自己也算是见证了两届学生毕业。
虽然我自己并没有带研究生资格,但是很荣幸做了一次研究生答辩秘书,有一些想法表达一下。
这件事情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是却让我不由感慨。
事情是这样的,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之前,会有一个论文盲审环节,和论文答辩环节,只有论文盲审环节通过了的学生才能进入到答辩环节。
无论是盲审环节还是答辩环节都会产生一定费用,这部分专家的咨询费有一个定额,大概是1千元左右。
理论上是每个盲审专家是100元,总共是2个专家盲审,产生费用是200元。5个答辩专家,每个专家150元,秘书50元。这样总共是1000元。
因为涉及到钱的问题,我十分谨慎,在答辩之前,我反复3次和单位的相关人员确定了答辩专家费用是150元每人,毕竟都是单位动用自己关系找来的外面的大专家,是和单位发展的人脉圈。
答辩工作交接完成后,学生跑过来和我说答辩费用只能从800元变成了600元,因为他盲审了两次,结果由于盲审两次,所以前面应该花费从200元变成了400元,学生告知我说只剩下600元给剩下答辩专家分。所有最后的答辩专家的花费从800直接锐减成600。
这个事情就挺有意思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论文答辩过程,前面的盲审过程是400元,后面600元是定额的,结果因为前面多盲审了1次,导致后面就要少拿到咨询费。
照这种逻辑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前面盲审了5次,那么后面就不用举行了论文答辩了,因为没钱请专家指导论文了。
还有就是前面无论你请多少专家盲审,100个专家盲审,工作量是一定的,环节就固定了是这么多工作量,后面的答辩专家并没有因为前面多盲审一次而减少或者可以取消工作量。
我觉得如果真的是总钱数一定,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应该是盲审的专家平摊200元,而不是让论文答辩专家平摊后面的费用。因为答辩专家无论是从工作量还是发展角度来说,对学科发展更重要。
最后的学生说自己掏钱补足了这200元,说让我不要去找单位理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人还是有一点气愤。我不是很能理解这个钱为什么要学生出?我了解到大约70名学生,大概只有2名这种情况,多产生的盲审费用实际上并不是很多,单位也不差这几百块钱,但是最后让毕业的学生寒心,真的是没有必要。
由这件事情想起来几件小事,前几天单位组织校庆,很多已经工作的校友被集体劝捐,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不是主动自愿让校友捐钱,而是被劝呢?
如果这些自己掏了钱盲审的毕业生,若干年后他们会以母校为荣吗,会愿意真正从心底去回馈母校吗?可能他们只会想着学校的黑心的水果摊贩趁着疫情坐地起价的笑话和无奈,和毕业时候莫名其妙多掏了这200元钱吧。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和他创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给北大捐赠了10个亿。据北京大学官方微信信息显示,这是李永新的第三次捐款。在此之前,李永新已经给北大捐赠了1亿8千万,再加上此次捐赠的10亿元,李永新已经累计给北大捐赠了11.8亿。
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李永新说他永远记得北大让他这个穷小子吃得起饭。上得了学,让他产生了回馈母校的想法。
我觉得这样的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才是正循环的,学校帮助学生,埋下感恩的种子,学生毕业后茁壮成长,才会想着回馈母校。
所以在不差钱的时候不要想着差那200元,将来可能失去的是整个星辰大海。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还需要每个职工抄写10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