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农村刚刚实行联产责任承包制,分田到户后百姓的生产生活积极性非常高,家家户户都有养猪,少则三五头,多则七八头,地里产的玉米、红苕、米糠、麦芙,都是用来喂猪的。除粮食及副属的藤、苗外,还要单独在门前屋后,坡边地旁种些专门喂猪的菜,如油皮菜,瓢儿白。
猪的食量很大,每天都要给猪准备两大筐猪草,家里种的猪菜根本不够,特别是刚开春的季节,地里的红苕藤没有长出来,上一年窖藏的红苕己用完,需要大量的从野外割草来喂猪。
大人们基本上都是忙地里的农活去了,割猪草这些小活,都落在了孩子们身上,每天割了多少草,还差多少,就从地里种的猪菜上补充,但不能只靠家里地上种的猪菜的,如果长期这样,就不够猪吃了。
农村孩子割猪草的年龄,大概跟上学同步。那时农村没有幼儿园,七八岁上小学,放学后,根本不象现在的孩子这样努力写作业,放学一到家就是干活,有时是按父母的安排干些小活,有时就是上山割猪草,现在想来,那时本来应当是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年龄,为什么会那么的自觉,我想是和生活的环境相关的,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春天,万物复苏,正是植物生长的时候,也是青草开始生长的季度,川渝地区的天,总是雾蒙蒙、湿漉漉的,可天气变暖,正是割猪草的最佳季节,每人一把镰刀、一个背篼,三五成群,上山割草是每个孩子的经历过的事。要说割草,男孩子是干不过女孩子的,女孩子手快、手巧,挥舞手中的镰刀,一会儿就一把草放背篼里了,我小时候手就挺笨,经常是我姐都割很多了,我才割一点,不过,最后我姐都帮我割满一背篼。
儿时记忆,很难忘记,就是几十年后的今天,那时学到的割猪草知识也还记得很牢,还能随口报出许多草的名字:小青草、折耳根、鱼鳅旋、野旱菜、荠菜、鹅儿肠、空豆花、马齿苋、野沙葱……。最常见的是小青草、鹅儿肠、空豆花,田坎边、庄稼地里、荒坡涯边都有,每次割草,还有要选择不同的方向,比如今天去了后山,明天就去对门,后天去沟里,这样不断调换地儿,等这地方的草割完了,别一个地方的草又长起来了,哪些地方草多,哪些地方草少,孩子们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样轮流的选地,每天割满草的速度也就快很多了。
听大人们说,野草中有好多中药材,能给人畜治病,但有的也有毒。哪些野草猪能吃、哪些不能吃,万万错不得。我爸是村里的赤脚医生,经常给我们讲各种可以做药的野菜,如马齿苋可消炎消肿治拉稀;折耳根能增强免疫力,让猪少生病;空豆花能解毒利、还能给母猪下奶。但有一种草叫麻玉子,毒性很大,吃了能让猪致命,还有断肠草、五叶灯等等,都是有毒的草,割猪草时,每次都分得很清楚,有毒的坚决不能割。
割草时经历很多有趣的事,有时在正低头割草,忽然窜出一只野免,飞起一只山鸡,不经意间吓得一声尖叫;在夏天,有时能在草丛里遇见蛇,只要见到蛇,女孩子下次一般就不会去那里割草了,我虽然也害怕,但我姐不去那里割,那里草又很茂盛,为了早点割够当天的草,只有硬着头皮去割了。在秋天割草时,顺便还可在山上摘些桑仁、野草莓、刺梨等野果子吃,现在还觉得野果酸酸甜甜,口感很好。割草时也经常割到手,每次割了手,小伙伴都是相互帮着,用手使劲按着伤口,另一伙伴找棵桑树砍一刀,很快就流出桑树桨,将桑树桨涂在伤口上,一会就止住血了;一个小伙伴割手后,其他小伙伴们还会帮着他一起把当天的草割满,现有想来,儿时的友谊真是十分的纯粹,每一点小小的快乐都能一起津津乐道半天,每一个小小的互助也能记很长的时间。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割猪草的那些事还是那么清晰的印在脑海里。
(照片来自网络,向拍摄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