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闺蜜菲菲发微信跟小悦倾诉,她说,自己35岁了,还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真的,好害怕,一想到未来的自己,同龄人儿孙满堂,热热闹闹,而自己一个人冷冷清清,就觉得不寒而栗。
菲菲说,死也许不那么可怕,比死可怕的是孤独终老,老无所依。
也许是受到菲菲的影响,和菲菲分开后,小悦开始深深的陷入了对“养老”这个问题的思考。
想起了作家曲兰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年轻时容貌有多么的俊秀,身材有多么好看,身体有多么健康,当你老了之后,你必然要经历一段痛苦无望的时间段,在这个痛苦无望的时间段,每个人都要接受别人的照顾你才能活下去。
如果在那个时候,你身旁的人都离你而去,恐怕你连活下去的勇气也会因此失去。
02
小悦之所以产生这种悲观的想法,是因为最近看到一个作家分享的这样一个故事。
有天晚上,80多岁的夏大爷毫无征兆的晕倒在地上,他努力挣扎着却怎么样都起不来,而此时,他脑海里第一个出现能救他的人是女儿,可是女儿却远在上海。他能清晰的听到周围人的脚步声,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可是他喊不出声音来,也动不了。他以为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再也见不到女儿。
但是奇迹突然发生了,女儿竟然回来了,夏大爷捡回了一条命。
陪伴夏大爷的妻子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唯一的女儿又在上海工作。他于是开始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寂日子。前几年,状态好的时候,白天出去走走,和老朋友,老同学聊聊天打打牌什么的,孤独感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烈。
后来因为生病,他的一条腿被截肢,变成了残废,以后连跨出门走动走动都变得异常艰难。
自从那次晕倒后,女儿找了一个阿姨来帮忙,每天将老人需要的生活用品,水、药品和暖瓶放在触手可及的椅子上。
一切安顿好后,女儿又走了,把老人的牵挂和希望也带走了。
女儿很孝顺,经常给老人打电话,给老人买各种营养生活用品,但是女儿做的再多,也无法解决老人内心深刻的孤寂。老人明白,他随时都会倒地身亡,而且再也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奇迹发生。
03
像夏老头这样的人在中国还真的不少。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了2000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了1.32亿,占人口总量的10.32%,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亚洲的1/2。而且未来还会将以5%的速度增长。
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这就意味着有1/4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他们一旦到了高龄,丧失自理能力,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有些老人意外死亡后很长时间,尸体腐烂了,才被人们发现。
前两天,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安徽黄山一位年近八旬的空巢老人称自己往村里水井“下毒了”。
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老人承认,自己只是慌称“投毒”,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心。随后民警劝导老人并修好水管,老人感动的要下跪。
可能是平时太忙了,我们很少将时间花在老人身上,根本无法想象老人的内心到底有多么的孤苦,也不会思考可能一个摔跤就会要了他们的命。
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有思考变老这件事情,终究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为现在正精力充沛,能熬得了夜加得了班,搓得了麻将,也能喝得了酒。
你是一家之主,家里人都需要仰仗着你,你是公司的高层领导,所有的员工都会看你的脸色行事。
但是一旦你进入了老年,所有的这些都会离你远去,你不仅收入减少,而且你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那时,孩子翅膀长硬,已经远走高飞,那些曾经巴结讨好你的人再也不会光顾你的大门。嫌弃你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关注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你早就被排出主流社会。
除此之外,还意味着空巢,疾病,丧偶等人生悲剧随时会发生在你的身上,还有你随时都要面临死神的来临。
你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只是因为变老。
我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向成熟稳重的中年,我们辛苦工作买房,供房,送孩子上学,等到终于把孩子抚养大,我们以为能喘口气了,却发现我们又陷入了迷茫,因为我们无法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生命随时被死神带走的恐惧。
04
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何来安度晚年,当你老了谁来照顾你?你有可能不会结婚,不会生子,没有儿孙的日子,到老时,你会倍感凄凉。
即使两者都有,伴侣也可能会早先离我们而去,孩子可能会有自己的事业要忙,还有可能,我们的儿孙并不一定是一个大孝子。
小悦看到这样一个网络段子,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了,父亲仍没死。
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听了儿子的这番话,老人立即自杀了。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这个故事很离奇吧,但是像这种老人自杀的事情,并不是网友随意编造,而是发生在现实社会中。
经常会有媒体报道,在湖北京山县农村,有“自杀屋”、“自杀洞”。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
当地人对此习经为常,有村民说:“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
这些报道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当我们变老,子女也会弃我们而去,孤苦无依的我们,也许只能选择养老机构。
但是现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在一线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不一定能排上,而私立的收费昂贵,床位费+餐费+护理费,6000元起步,医疗费另计。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则高达万元以上。
小悦认识一个90岁的奶奶,最近刚去了一家养老院,条件不错,1万元一个月,入住了40平米的标准间,还请来了特别的护理照顾她,按摩喂药喂食,协助大小便,推轮椅出去散步。
她的儿子在外地当老板,赚了不少钱,每个月给奶奶2万元的养老费。但是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条件?
便宜的养老院也有,小悦有一个亲戚有85岁高龄了,在一家敬老院,1800块一个月,环境还不错,周围有蔬菜,果树园,空气也很清晰。
缺点就是医疗卫生条件太差了,离市中心又远,如果生大病,赶到市区,也要两三个小时,而且服务质量还不行。
更别说那些从企业退休,一个月只拿2000多的老人了。他们不去养老院,经济上是最大的限制,另外就是不想给后辈带来压力。
从这些数字我们能看到什么?中国的养老问题,说来说去,其实就是“钱”的问题。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我们也许无法行使我们孝顺的义务,就连自己的养老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局面,作家曲兰在《老年悲歌》里面揭露了这样一个现实,年青人贷款买房成为终身的“房奴”,而老年人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解脱,以为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接受了孩子的请求,成了照看儿孙的“孩奴”。
接着一件比一件糟心的事接踵而至,你每天需要缴纳的养老费,就如房子和墓地一样飞速上涨,你将来的养老金根本无法支撑高昂的养老费。
05
面对这种糟心的局面,我们该何去何从?
想起了老曹曾经写过的一篇爆文,《80后,死都不能死的年纪》,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80后,人到中年,正式开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死模式。我们身上扛着沉重的负担,但是我们不能倒下,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甚至不能去死。”
我们的小孩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们的父母一天天衰老,我们既要承担父母的养老,又要承担自己的未来养老计划。
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别人,因为养老总是依靠别人,是不会有安全感的。无论是子女、亲人,还是朋友,都不会一直陪着你身边,当你有困难时,他们不会随时随地都能出现,帮你解决。
对于养老,我们只能靠自己。
我们只有做好准备和计划,不再熬夜,不再抽烟喝酒,不再压抑自己,每天健身运动,好好爱惜自己,努力保持最佳的状态,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