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1日,18岁的刘强东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后到了北京火车站,旅途的疲倦感被眼前的北京城冲刷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欣喜。他将在这偌大的北京城,偌大的人民大学校园度过黄金四年。
高考680多分的优异成绩本来可以上清华北大,因为想做一个好的县长,好的地方官,刘强东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专业。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大学二年级的刘强东发现社会学专业根本没法做一个县长,年少理想就此打住;后来他主动担任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名誉村长,从另一途径去实现他的年少理想。
上大学以来,为了独立生活,刘强东做过很多兼职;大二自学编程,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卖给老家政府,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卖给沈阳的一家餐厅,由此也挣了不少钱。年少的刘强东已经展现出来经商的头脑,他拿着自己兼职挣来的十几万元,又向老家亲戚借了一些钱,凑够20万后自主创业开了一家餐厅。初次从商的刘强东还没有管理经验,餐厅因为后厨和前台贪钱,导致亏损20万,不得不因此而关门。这一次的从商经历给了刘强东重重的一击,让他深刻的意识到一个好的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他后来也反复强调一个好的企业制度应该是坏人进去也能变成好人。
1996年大学毕业,刘强东选择了去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做过业务也做过物流,刘强东心里一直有创业的想法,本来打算工作5年后攒够了二十万再出来创业,可是1998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提前辞职创业了。1998年他外婆生病,舅舅砸锅卖铁卖米也没有足够的钱为他外婆看病,满怀孝心的刘强东心里不好受,他急切的想挣钱,等不下去了,毅然选择了辞职,带着1万多块钱出来创业。
再次创业的刘强东做的是卖电子产品、DVD刻录等生意,店铺的名字是他和当时女朋友名字的合称——京东多媒体。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刘强东,内心始终坚持走正道,在那个卖盗版DVD和VCD暴利的时代,他始终坚持卖正版。1年多时间,京东年营业额达到600多万,年轻的刘强东风华正茂,打算在商业上做更大的拓展时,又发生了一件事使他跌落谷底。
2003年,”非典“袭击全国,人们都不出门,京东店铺生意惨淡,刘强东不得不关闭店铺。此时,刘强东想法子在线上销售,在各个论坛推销自己的产品,但是,依然无人问津。直到有一位版主说他在京东从来没有买过假货,生意就好起来了。经过慎重的考虑,刘强东决定关闭所有的线下店铺,专做线上。京东多媒体网站也正式上线。
线上做的顺风顺水的刘强东,过了几年又遇到了大麻烦,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刘强东的京东面临资金链断裂危险,但是融资又迟迟拿不到。公司已经到了悬崖,马上就要面临破产,内心坚强的刘强东也异常焦虑,常常想着如果公司倒闭,跟着他打拼多年的兄弟们怎么办?
北京的天空出现厚厚的雾霾,沉重的仿佛要压倒整个北京城。刘强东依然焦急的四处找钱,几乎找遍了北京的投资机构还是没能融到钱。金融危机下,投资机构本身也不好过,很多都已经停止了投资行为。一夜之间,刘强东额上的一小撮头发变白,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估计会崩溃,刘强东没有,而是继续寻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投资女王徐新看重了刘强东,认定他是一匹千里马,给了刘强东一笔救命钱。此后,刘强东的京东就如灌满了汽油的法拉利,一路发足狂奔,走上了发展的快速通道。十年时间,京东业绩翻1000倍,市值达600多亿美金,成了国内第四大互联网企业。
如今的京东已然成为庞然大物,刘强东作为大企业的老板,管理以严厉著称。他自己称对手下很严厉,对公司也很严格。但是,在严厉的另外一面,刘强东也很正义、很柔软。至今,在公司的任何公开场合下他都称京东的员工为:兄弟们。如梁山宋江对待梁山兄弟一般亲切的称呼。同时,也尽力为员工们谋求好的待遇,为16万京东人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使他赢得了全中国职工的掌声。
公司之外,刘强东也很懂得感恩。他对家乡很好,对家乡的人民很好。将京东的全国呼叫中心建在宿迁,为宿迁引进高校,直接给老家60岁以上的老人发1万块钱。他说宿迁生他养他,他在那里度过了18年,很感恩。有传言称宿迁民间就知道两伟人——项羽和刘强东。就在我打字的这一天,刘强东又宣布100亿投资祖籍湖南湘潭。饮水思源,很少有企业家不仅仅回报家乡还回报遥远的祖籍。
44岁的刘强东,满怀壮志的站在京东年会的大型舞台上,向世界宣布接下来京东将转型成为技术公司。他又一次扬起风帆,带领京东这艘巨舰驶向更宽广的海洋。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文件资料,可供参考,不能保证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