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缘起
重耳率领暴走天团成员历经狄国、卫国、齐国、曹国、郑国、宋国、楚国和秦国八国,历时十九年,终于回国称君的事情一经主流媒体《春秋》、《左传》、《国语》和《史记》等曝光,重耳长久成为史学关注的大IP。
诸史书在进行报道时消息来源不同,也出现了不少分歧,比如重耳的五贤人选啊,重耳流亡时的年龄啊,《国语》和《史记》都不一致,尤其是重耳的年龄,两本书竟然相差了25年,我们该信谁呢?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说:“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国语.晋语四第十》据此得出“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的结论。庄公二十八年,即公元前672年。
而《史记》言之凿凿地记载重耳生于晋武公十九年,即公元前697年。《史记·晋世家》记载如下: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馀不名者数十人,至狄。”晋文公于公元前636年继位时,《史记》又特别强调“时年六十二矣”,也就是说重耳生于前697年(晋武公十九年),前后相差25年。
笔者读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以公元前655年这一重要时间点:申生死后,献公令人伐蒲,重耳奔狄。是年冬,献公借虞伐虢,灭此二国,俘虏虞公、井伯与百里奚等,并将伯姬嫁给给秦穆公作为证据,认为伯姬长于重耳,不可能四五十岁而嫁。据此判断重耳出亡时当为十七岁,是小鲜肉一枚。
我对此颇为赞同,比对了《史记》和《左传》,搜集了不少资料,正欲写点支持文字,不料从网上看到两篇截然对立的文章,皆持之有据,且比我论证更细,自己深感汗颜,自己的观点也开始动摇了。唯一明智之举就是将人家的高论照录如下,大家共同探讨,或许有豁然开朗的时刻。
小鲜肉说——
作者:一只叫拉拉的猫
标题:《春秋五霸中晋文公的年龄问题之我见》
出处:百度贴吧
于晋文公的年龄,我采的是《左传》和《国语》的说法,没有采纳《史记》的,这是有原因的,我反复思考,还是觉得晋文公十七岁出奔说更可靠一些。
我们首先来看看《左传》的记载: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晋献公的原配夫人是贾姬,但贾姬无子。他又跟他父亲武公的妾齐姜私通,这个齐姜通常被解释成齐桓公的女儿。齐桓公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716,公元前685年即位,时年三十二岁,晋献公的父亲晋武公死于公元前677年,这时候齐桓公已经四十岁了,有一个十几二十岁左右的女儿并不奇怪。齐姜后来被晋献公立为夫人,证据就是她的女儿秦穆公夫人是被称为伯姬的,伯姬即为嫡长女的称呼,伯姬即被称为嫡女,那么齐姜拥有晋献公夫人的头衔当是可信的。齐姜还有一个男孩,即太子申生,《左传》、《国语》及《史记.秦本纪》云这位伯姬是太子申生的姐姐,只有《史记.晋世家》称其为申生妹,显示是个笔误。《左传》在记录了“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这句话之后,又作如是记载:“又(注意这个又字,证明献公娶二戎女是在秦穆公夫人和生子之后)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申生的年纪肯定长于重耳和夷吾,穆姬又长于申生,这是没有疑问的。根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穆姬嫁给秦穆公是在晋献公二十一年,即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也正是在这一年,申生自杀,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
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制,“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秦晋皆当时重要诸侯,晋侯的嫡长女很难想象会超过了这个适婚年龄还嫁不出去,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这一年穆姬最多只有二十岁,作为她同母弟的申生即使是是穆姬的孪生兄弟也不可能超过二十岁。而重耳和夷吾又是申生的弟弟,年龄自然更小,什么四十多岁出奔显然不合历史事实。《国语.晋语四第十》明确记载重耳,“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说重耳出奔的时候是十七岁,又说“晋公子亡,长幼矣”,即指重耳出奔,自幼及长,明确说明了晋文公的年龄,而重耳夷吾出奔的时候是在晋献公二十一年,我们可以据此推断晋文公实际生于前672年,也就是晋献公得到骊姬的那一年。在外出奔十九年,三十六岁成为晋君。关于夷吾的年龄问题,首先,所以史料上都说明夷吾是重耳的异母弟,夷吾有一个同母姐姐,随着伯姬也嫁给秦穆公为媵妻,夷吾的母亲是重耳的母亲的妹妹,但未必妹妹生育就一定在姐姐之后,根据当时礼制规定女子出嫁时的年龄,夷吾的这位姐姐的年龄应该不会大于伯姬,但有可能比重耳大,所以我们不能够排除重耳和夷吾生于同一年的可能性,我们也假定他生于公元前672年左右,他发现危机也能够当机立断地逃跑,显然年龄不会太小,说他有十六七岁应该是可信的。
我们还可以从晋文公外祖父狐突的年龄上来推论,公元637年,狐突被杀,如果文公当时是62岁,即使狐突仅比文公长三十多岁,那么狐突的年龄就也有百岁左右,可推测他应生于公元前737年前后,而公元前662年,左传还记载,狐突带兵和戎人战斗,这时候至少已经75岁了,这么大的年纪还在和戎人战斗?如果文公生于672年,那么到公元前637年,文公只36岁,此时狐突年约七十余岁,反推到公元前662年,狐突仅五十来岁,他带兵就很合理了。
还有,晋献公卒时,秦穆公曾派使者到重耳哪里传达口信,建议他趁此图之,文中三次提到了儒子,可以为左传提供一个佐证。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礼记》: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取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使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埃埃梆而不私,则远利也。”如果重耳当时已经有五十多岁了,无论如何,他舅舅也不可能称其为孺子,五十岁都半百了啊!还孺子,这不可笑么?
还有,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晋太子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杨伯峻先生注:“惠公奔梁在僖六年春,即令子圉(晋太子,即怀公)生于是年冬,此时亦不过十一岁耳,而秦伯妻之。”则子圉年幼可知,以此推论,晋文公出奔之时如四十三岁,颇不合理。伯父大侄儿四十多岁,今日虽然常见,当时恐怕不然。对于先秦史的记载来说,史记确实问题极多,春秋史方面,《左传》《国语》整体比史记可靠性要高,这点基本是公认的。《晋语四》:“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既然说“父事狐偃”,那么二人的年龄的差距应该不会太小,至少有十来岁吧?《晋语》记载狐毛为狐偃之兄,那么狐毛的年龄还要更大些。
另外,同样的左传和史记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为了报答晋文公相救之德,襄王称晋文公为叔父,左传和公羊均记载周襄王和太叔带均为惠后陈妫所生,为同母,非异母兄弟,惠王元年,公元前676年,始娶惠后陈妫,惠王五年(公元前672年)生太叔带,那么,周襄王最大也只能够生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到襄王二十年,襄王最多也只43岁,如果重耳年将七旬,四十多岁的周襄王怎么会称他为叔父?至少也得称声伯父吧,这才合礼合理啊?只有重耳当时比周襄王小,叫他叔父才是合情合理的,依《国语》和《左传》的记载,当时重耳只有四十岁,襄王称其为叔,那就是自然之理了。
重耳至少有两个儿子是他继位之后所生,一个是怀嬴所生的公子雍,一个是周女所生的少子晋成公(不敢保证还有没有女儿),依照先秦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就只三十多岁来看,六十多岁的老头还能连生数子,放在现在也有些稀奇了。如果当时晋文公只三四十岁,他能够再添上几个子女就不奇怪了。
再说,说重耳四十多岁出奔的,仅见于史记,而说重耳十七岁出奔的,却至少有《左传》、《国语》两部书,而《左传》《国语》记先秦史事比《史记》可靠,这是公认的,再加上从其他各种史料的综合推断,我认为,重耳生于公元前672年是可信的,他登基之时正当三十六岁之盛年,绝非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跟随他奔波十九年的臣子们,也大都在壮盛之年,正因为这群人都正当年华,所以他们才能够在短短九年之中,建立了不亚于齐桓公的霸业。
老腊肉说——
作者:亓思人
标题:《晋文公出亡时的年龄》
出处:新浪微博
晋文公重耳的年龄,其流亡之后的时间基本无争议,即于鲁僖公五年出亡,在狄十二年,适齐,居二年(《史记》)而齐桓公卒。据《春秋经》,齐桓公小白卒于鲁僖公十七年,是重耳适齐在鲁僖公十六年。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重耳自齐国卫、曹、宋、郑,均在鲁僖公二十三年,于鲁僖公二十四年入晋,即君位,是年即为晋文公元年。鲁僖公三十二年,即晋文公八年十有二月乙卯,重耳卒。在位八年。
然则其出亡时的年龄,诸史记载出入颇大:
《国语·晋语四》:“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
《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文公生十七年而有士五人……”
《史记·晋世家》:“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驪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
“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
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谓史迁之说不若《左传》、《国语》足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采信其说。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信《史记》不信《左传》,杨注认为其考据实误,其根据是:“若如《史记》之说,重耳奔蒲,年四十三,而其年献公灭虢,致井伯以媵秦穆姬,秦穆姬为申生之姊,长于重耳至少数年,岂五十岁左右始嫁焉?”
杨注之所以采信阎说,谓 秦穆夫人为申生之姊,申生为重耳之兄,若重耳出奔之年四十三,是年秦穆姬年已五十矣,不当以此年龄始嫁秦穆公为妻,且生育二子二女(鲁僖公十五年秦晋韩原之战后,《左传》载:“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然《左传》并无明载谓秦穆夫人为重耳之姊,唯一根据是庄公二十八年云:“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故韦昭以此注《国语》谓:“重耳、夷吾,申生异母弟也。”是注定重耳、夷吾为申生之弟,有望文生义之嫌。
《史记》云:“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则谓秦穆夫人为申生之妹,似比《左传》排序靠谱,若其长于申生,在鲁僖公五年,已逾二十,在彼时,可谓大龄矣。此且不论。齐姜,齐桓公女,以齐桓公此时在诸侯间的地位,实为春秋第一霸主,无论是武公妾献公 烝之,还是献公为太子时之妻,其子必为太子,否则,齐桓公是不会答应的。并且,这也是晋献公亲近齐的一种表现。事实也是如此。子以母贵,申生为太子。重耳庶出,纵长,亦必列于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之后,不以时间先后为次,先述嫡,再记庶,《左传》记此,先书正娶,再述太子之母,后记庶出,符合叙事体例,并不因此而定重耳即晚出于申生。
更有一强力证据。杨注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既采信阎说,对此无力解释,只能以存疑置之。然这个证据要比用秦穆夫人出嫁证重耳年龄要牢靠得多,用置之存疑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
《左传》鲁僖公二十四年,重耳入晋即位后,“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搂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所谓叔隗、季隗,系重耳出亡奔狄后,“狄人伐廧咎如,获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史记》云:“以长女妻重耳,以少女妻赵衰。”《左传》与《史记》狄女长幼互易。无论此狄女或长或少,未见与重耳曾生女。纵即生女,不能于流亡途中以妻赵衰而生原同、屏括、搂婴。更无论于齐时的齐姜及于秦时的诸嬴。于此可知,重耳妻赵衰,必在出亡之前。若其时年仅十七,何来妻赵衰之女,且能生三子哉?既于出亡前能有可以妻赵衰之女且已生三子,出亡前必在四十开外。
《左传》载重耳出守蒲城在鲁庄公二十八年,即晋献公十二年,《史记·晋世家》云,晋献公“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下文:“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疑此计定于献公十二年,实际出守在十三年。若重耳出亡时年仅十七,按“重耳备蒲城守秦”在晋献公十三年,此时重耳年龄也不过七、八岁,夷吾则更小。杨注又为之弥缝:“所谓主、所谓居,未必亲自治理军民,不过使居守,另有师相辅焉。”此说似乎成立,其实不然。据史载,太子申生居曲沃、重耳守蒲、夷吾主二屈,乃驪姬为立奚齐所施之计,由献公二十一年事可知,重耳、夷吾此前并不日常居蒲或屈,或者至少是自由来往于国都之间,若其不亲自主政,又未远离,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目的。此事牵涉另外一个重大问题,另将著文论之。
以此,《国语•晋语四》:“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实际无据,或另有所指,非谓出亡时年十七也。《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文公生十七年而有士五人……”,“有”,《说文》:“不宜有也。”段注:“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申遂为凡有之称。《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史记》称重耳“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盖亦“有”之本义,称赞重耳德贤。《国语•晋语四》:“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是亦以此称颂重耳之贤。然而从“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却不能读出重耳之贤,似失其本旨。且《左传》、《史记》均为重耳有贤士五人,即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独此作“卿材三人”,韋注以“狐偃咎犯、赵衰、贾佗”解之。若谓魏武子犨有晋文公伐曹时擅杀僖负羁之事几于招致被诛,则无论如何不能漏去先轸,何以称“卿材三人从之”?疑此坏简,即“晋公子生十七年而有卿材五人人从之” ,“有”坏其下,以上部作“亡”,“五”误为“三”。如此,则与各史载合。史迁所见为未坏之简,否则,《史记·晋世家》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而有重耳详细年龄记述。
综上所述,重耳出亡时年龄,还是应该取信司马迁《史记》为上。
读完上述两篇大作,我就像经历了一场高水平的辩论赛,觉得故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去失去了持方。还是把球踢给读者,聪明如您,赞同那种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