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13:制定限制并明确执行——面对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需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复听:香知悦读第35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20170117~Day5学而思(第5章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章的内容让我们学会如何应对亲子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当面对孩子不可接受行为使自己在盛怒的时候该怎么办?打出去、做体罚,其实都会带来更多负面问题,“它会教导孩子用不好的方法应对挫折”,当我们生气到极致时用打的方法就是在给他做示范,当他面对无法控制的暴怒时,他就会认为可以用这些极端的方法去对待别人;另外,“惩罚无法制止不当行为,只会让肇事者在躲避侦查上更有技巧”。书中还明确列出两个小标题“父母不是用来打的”、“孩子不是用来打的”。这一切金玉良言都在告诉我们,处理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时不能用打,用惩罚,正如彭彭所言“执医的首要原则是不伤害病人”,“教导孩子的首要原则是不要体罚”。回顾自己小时候遭遇父母偶尔对自己打骂时那种伤痛的心情就可以体恤孩子现在的心情,“在回顾过往哀叹自己曾经如何不幸的同时,请一定让那些所谓的家传原罪终止于自己”彭彭这句苦口婆心再次提醒我们,要避免这些“沿袭式教育”,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定要让自己在暴怒时及时克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正确的方法书里给我们举出了很多可以借鉴思考的实例来佐证其要点,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的话语和理解的心情”可以让盛怒的孩子消除一些怒气,然后对他们不可接受的行为制定合理的明确的限制,并严格执行限制。简言之就是“允许情绪,但要限制行为”,“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导他们的不良行为。”同时,要注意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彭彭说:“仅仅靠鸡汤是没有用的,还是需要让自己先不受情绪的控制。”

第二,制定限制必须运用技巧:之一,限制必须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和“什么替代行为是可接受的”;之二,限制必须全面而不能部分;之三,作出限制时语气必须坚定;之四,作出限制时要注意态度的把握,要把孩子的不满降到最低限度,不侮辱,至少承认并理解他的愿望;之五,注意限制时语言,限制时语言越简洁、越客观,孩子越容易接受,当限制指出某个物体的功能时,孩子更愿意接受。

第三,“纪律要明确执行”: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定的限制时,父母还是要明确执行限制,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气,无需过多解释,依然和善而坚定地表达并执行限制即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反观自己,我自己也还是常常控制不好地对孩子大吼、发怒甚至偶尔会拍几下他的小屁股,面对孩子的成长,接纳并及时改变自己是首要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制定并执行限制需要我们自己反复练习,才可能做到更正确合理。

对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制定限制、执行限制时,我们表示了尊重,这样就为孩子尊重社会中的规则作好了准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参与竞争不是争强好胜,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什么这么说呢,竞争并不总是以一方失败一方成功收场吗?其实还存在一种结果...
    小苏的笔记本阅读 3,780评论 0 1
  • 魏庆军简单生活 春雨斜洒着神韵 飘进倾尽一生的柔情深处 一桌一茶一书一小屋 庭前的菊花 还有那棵桂花树 悠闲的乐趣...
    庆军_a3d7阅读 1,521评论 0 2
  • 情怀落寞似去年, 愁思独吟旧诗篇。 料是江郎笔墨尽, 最无言。 秋色渐尽犹生怜, 乡心不耐雁声远。 常卧寒舍赊好梦...
    逸塵居士阅读 1,345评论 0 0
  • 《伊甸园》 我觉得自己发臭了, 臭不可闻。 我自己犹如一具死尸, 死去多时而不自知。 我的身上已经溃烂, 流出来黄...
    九五乾谦阅读 3,352评论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