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阅读是件奢侈品?
第一次听说“阅读是件奢侈品”,我惊呆了,不敢相信。
说到奢侈品,我能想到的就是名表,名包,珠宝,豪车,私人飞机。
在我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和浪费。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阅读这样几乎人人都能做到的、普通的事怎么能和“奢侈”挂钩呢?
从价格上来看,奢侈品是非常昂贵的,普通工薪族攒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资,才能在专卖店买一件类似于LV一类奢侈品牌的服饰;而一本书不过几元、几十元,还有免费的电子书,普通人只要想看,很容易就能获得。
阅读为什么会是奢侈品呢?带着疑惑,听完李砍柴的课程,第一课《阅读是人人都用得起的奢侈品》,我不得不认同,阅读真的是如此奢侈!
原来,最早的文字是为了歌颂神而出现的,只有部落首领和祭司会使用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刻在龟背上,很难传播。虽然后来发明了纸,有了印刷术,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80%以上的人是文盲,阅读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品。
如今,9年义务已经遍及全国,人人都有了识字的机会。
虽然阅读的机会多了,但能坚持阅读的人却很少,所以“阅读”对“不能坚持阅读的人”来说,仍然是奢侈品。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能坚持阅读呢?
原因有3点:
1.没有成片的时间,很难进入沉浸式阅读。
2.缺乏阅读兴趣,丢失阅读动力。
3.找不到合适的书。
只要能解决这3个难题,人人都能享受到阅读这件奢侈品。
这3个难题如何破?
去听李砍柴的课,然后一步步执行。
干货读来很烧脑,要慢慢啃,一点一滴的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
《冯唐成事心法》中说:
“成名趁早”这句话害人匪浅,请放稳脚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走。
成大事无捷径,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曾国藩在一篇文章里这么说:“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做事,应该慢慢来做,努力来做,知道这件事情很难,一点一点去克服,不能求成名太早,也不能求出现效果太快。
以练字为例,
“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每天练一百字,经过几个月之后,你手却越来越笨,字越来越丑,你的兴致越来越低,你就困在里边了。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这个时候,不要放弃,不要间断,熬过此关,便可以慢慢往前再走一步。
“过此关,便可少进”,之后“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并不是说你熬过这一关、熬过这个困境,就好了,你会发现它是循环往复的。
你再进,有可能又遇上困境,你再熬,再进,再进,再熬,终究会有一天你觉得,我似乎站上了昆仑之巅,周围人写字都没我写的好看,或者说周围写字最好看的人,跟我写的也差不多了。”
学习、读书、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常常会被困住,难免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境,这时候就要熬,要继续再进,不停步,才能看到远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