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师》:血腥中盛开的恶之花
01
《记忆大师》大师上映许久,直到昨天才有空暇时间一睹影帝黄渤的风采,网上有人拿这部片子媲美两年前徐铮主演的那部《催眠大师》。
从电影宣传的噱头来看,暗黑悬疑的主调,惊惧冰冷的人像,这两部电影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光怪陆离的虚实结合,出人意料的结尾翻转,只不过一个是从催眠梦境剖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黑暗,一个是借用记忆重新加载来直面拷问人性。
虽说,有相似,但从剧情走向和涉及深度来说,两部电影倒是截然相反的路数。
徐铮主演的《催眠大师》是为了唤醒遗忘的记忆,从而走出因爱而起,因悔而自责的困局,是执念,是放下。
而《记忆大师》则是为了遗忘而遗忘,抛掉过往,重新开始,只不过遗忘只是一个前端,重点是情感受挫后记忆的卸载和重装,来引出两个引人深思的社会话题。
一是血色阴影的家庭暴力,二是映照当代社会男女亲密关系的如何相处和包容。其中,家庭暴力个贯穿始终的脉络线,也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重中之重,是它所要宣言的主题和引人深思的精魂所在。
家庭暴力为何屡禁不止,家庭暴力对一个家庭的毁灭性打击,这种伤害不仅是对夫妻关系的严重破坏,更是对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人的心里,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因果轮回,生死无常,只要心中植入了魔念,每个人都可能化身成一个杀人魔鬼。
02
影片一开始是黄渤主演的作家和妻子感情破裂后,利用新科技希望抹去自己的记忆,忘掉和妻子的感情,但阴差阳错下,应妻子的要求在拿回记忆的过程中与一个杀人凶手互换了记忆。
只要一闭上眼睛陷入深眠,就会看见自己如一缕幽魂一般穿梭在一个又一个虚虚实实的梦境中,面前被丈夫暴打浑身是伤,但依然无法鼓起勇气脱离暴力家庭的可怜女人。
酗酒夜归狠劲砸门的男子,一脸凶相将开门的女人拖行在地横冲直撞,屋子里吓得哆嗦的孩子张着惊恐的眼睛求救般的望着他。
为什么不离开!为什么被打成这样还不离开那个男人!
他疯了般质问那个失手将丈夫撞晕的女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却无能为力。
就像,多年前那场噩梦,风吹的海边,笑闹的男人和女人,暖黄的草丛里,追逐的女人和躲藏的孩子,天微微蓝,水微微凉,人微微甜。
如果,永远是那样和谐美满该多好。
可是,暴力的男人和遍体鳞伤的女人,惊吓的孩子和浴缸里渐渐沉没下去,变成冰冷尸体的女人。
镜子里孩子哭泣的脸,颤抖的身体依偎在浴缸旁,慢慢抚摸着那水中苍白的倩影。
“我再也不想看见,你被他打的模样了。”
如果,在能离开的时候离开,从这个血腥暴力的家庭里脱身而出,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不过,不要紧,如果你无法下定决心离开这样的丈夫和家庭,那我可以帮你解脱。
孩子擦干了眼泪,慢慢站起身子,变成了一个强健的男人。
他握住那个依然执迷不悟,不愿跟他离开的女人肩膀,手下用力,她就像一个麻袋一样从十几层高的楼梯滚落下去,女人瘫软在地上,绝望的向前攀爬,他拾起一个硬物,一下一下砸在她的脑袋上,直至那具身体僵硬的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
他保证她逐渐冷掉的身体,既是伤心又是欣慰的留下眼泪。
多好,多好,再也不用忍受丈夫的暴行了,多好。
03
看到这些梦境中穿插的黑白色回忆,只觉得脚底发凉,心里发憷,但更多是难以言表的震撼。为那些被家暴而不敢轻易离开的妻子,为那个尚是稚嫩幼童的孩子逐渐长成一个杀人凶手,为世间太多无法解脱的悲伤和迫不得已的罪行。
烧脑的剧情铺设和出人意料的结尾,出彩的虚幻与现实交叉行进,以及一代影帝黄渤在儒弱写书人与被记忆困扰性情大变成为冷血怪物之间的无缝切换,都为这部电影着色不少。
作为悬疑电影,《记忆大师》无疑是一步堪称优质的上座佳片,在案件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另一条隐秘的夫妻感情线也露出端倪。
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分崩离析。
所有稳定关系的破裂,一定是两人在生活上的不协调所致。
一个家,男女双方,一方成就,另一方妥协。
家庭还是事业,是无法端平的两碗水,而在家庭中,女人更多的是牺牲的角色,为了成为人妻,为了成为人母,说是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也不为过,即使婚前坚硬如铜墙铁壁,在进入婚姻的那一刻,也相当于放弃了自己身为妻子和母亲以外的一部分单独属于自己的灵魂。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纷争,无外乎责任和界限。
就算本身足够强大如超人,可以既主内又主外,三头六臂,可总会有心身懈怠和疲倦劳累的一天。
人夫人父位置的缺失,造成的丧偶式的家庭和单亲妈妈的育儿,在现代婚姻中已经屡见不鲜。
苛责和质问都已是家常便饭,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变,家庭的悲剧还会不断上演。
人与人相处,最难的是深入交往。
人与人最难的交往,恰恰是亲密无间的夫妻关系。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站在彼此的位置互换一下角色。
只需要沟通和交流,尊重和理解而已呀。
人与人相处,最难的是深入交往。
人与人最难的交往,恰恰是亲密无间的夫妻关系。
多一些沟通和交流,多一些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