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我为什么叫大帝?
大汉王朝除了开国皇帝刘邦以外,最出名的就是汉武帝了。无论是他的名词儿“金屋藏娇”,还是他抗击匈奴、扩张版图的远征,都给这位传奇天子度了一层神圣金光。
他的天时地利人和注定不平凡。
毛主席在《沁园春》里,把秦皇汉武放在一起,可见汉武帝地位之高,贡献之大。7岁,就说出了“金屋藏娇”的名言,是天资聪颖也好,是母亲王夫人教的也罢,他这一句话就改变了他的一生。在姑姑馆陶长公主助力下,从一个普通的排不上号的皇子一跃成了太子。16岁,继承皇位,实现了“金屋藏娇”的诺言。
初登皇位,与奶奶的斗争好像有点像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急着想向大人证明我长大了,急着脱离大人的掌控。结果老太太发起火来,与孙子争权,把实权部门和全国思想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年轻的皇帝羽翼未丰只能隐忍,一直等到窦太后去世才开始欢儿起来。
黄老思想清静无为?滚蛋吧!我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匈奴还要和亲?想的美!卫青霍去病!给老子打!把匈奴打到他姥姥家!我汉家的好姑娘才不要嫁给野蛮人!
什么?没钱了?卖官鬻爵,盐铁官营,把地主豪强诸侯王全给我迁到我眼皮底下住,让他们开荒去!
没人才?办学校!公车上书,举孝廉,太学养士,把全国人才全请中央来!
还有谁不服?不服来战!
匈奴打跑了,敦煌、张掖、青海等地归我了;打到大宛,把汉血宝马和葡萄引进来了;打到朝鲜,朝鲜半岛北部都划到大汉版图了;南方的百越和西南夷不服?直接给你命名成广东、广西、海南;出使大月氏、大夏、楼兰、夜郎等西域小国,开通丝绸之路,以后就叫“条条大路通大汉”,让你们这帮没见识的开开眼。
汉武帝还热爱读书,擅长写赋,喜好音律舞蹈,发掘了大文豪司马相如、大音乐家李延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成了才子配佳人的典范,李延年的名曲《佳人曲》成功发明了“倾国倾城”,成为绝世美人的专属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卫子夫、李夫人家族随之崛起,外戚开始在汉朝举足轻重,最后与宦官一起成了心腹大患。
晚年的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封禅泰山、求仙求长生。但是汉武帝更加迷信鬼神之说,酿成巫蛊之祸,导致父子相残、皇后自杀的下场。他也是第一位写下《罪已诏》的皇帝,反省之后,终于使大汉王朝重回正轨。
汉武帝被称为汉武大帝,他的功绩与凯撒大帝有一拼。
他在位其间,把中国变成了同时期最强。扩张版图,中国基本图形已经初显。
汉武帝说:我叫大帝,还有谁不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