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鼓起勇气和儿子一起学习游泳。在经过两天的学习,儿子和他的伙伴明显学的比我快。第一天小池子练习,第二天就被教练拉到游泳池开始腿部动作。这时候我心里障碍就比较明显了:害怕呛水,腿部动作不到位游不走。
“自我设限”是一个人内心最大的魔障。
第三天两个孩子基本差不多可以辅助游了。而我还是一直在练习腿部动作,一着急就会呛水。
由于中间有事,我个人需要停几天。在和教练协调后面补时,教练不愿意。还说由于我动作太硬,不会换气,学估计也学不会……
很愤怒他对我的定位,然而“学不会”的贴签就这样狠狠地贴在了我的身上。让整个进程都很慢,潜意识里是真的担心“学不会”。
在后面接着学习的几天里,一直在内心给自己打气,也加强练习。终于自己总结出如何避免呛水和呛水了怎样应对。心里有了底,害怕呛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游泳一直还停留在借助浮力板,眼看10节私教课就要结束,教练也不着急让我学习手部动作和练习自己游。
于是自己跑到浅水区,第一次尝试去掉任何辅助,自己游。当手脚同时动时,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叫嚣:你本来就手脚不协调,肯定学不好……
心里的负担又大了起来。再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暗示,终于不再怕水。哪怕慢点,也能比较放开游了。
这是一个成人,由于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一直处在高紧张状态中,虽然通过自我暗示和加强练习,减少了这些“标签”带来的更多障碍。
然而,我们的孩子呢?
在生活中,他们被有意无意的贴上了太多的“标签”:“好孩子”、“坏孩子”、“笨蛋”、“淘气”、“不爱学习”、“爱撒谎”、“聪明”……
不论是正向还是负面标签。不论是给孩子“吃糖”还是“批评”,这些标签对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是深入内心的。而孩子很难自己摆脱这种影响,如是:“糖”吃多了的孩子往往变得抗压性差或者自负,被添加太多负面标签的孩子,往往朝着负面的方向加快“前进”……而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以“鼓励”代替表扬和批评,拒绝给孩子和身边的人轻易贴上任何标签。这就是慈悲和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吧。
自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