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能够鉴赏文字的精妙之处,有一双善于发现文字不同寻常妙处的眼睛,有生活有观察力,有想象力,有同情心同理心,正如现代一个名家所说的“观世音菩萨”,观察、通世事,文字有音乐感,有心怀大众的悲悯心,文学即人学。
青少年时期尤其要尽可能的多读书,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好文章,它将成为小说家必不可缺的基础体力。
其次(恐怕先于动笔)要做的,应该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身边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认真仔细地加以观察,并且深思细想,反复考虑,没有必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要尽可能地保留结论,有意往后拖延。重要的不是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作素材,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
要想摄影机一样录制下来,以便留作将来情绪更加稳定、时间更充裕时候,从各种角度审视观察检验,根据需要作出结论。
应该尽量原封不动地收集和积攒素材,要在自己身上找出大量存储这类原料的“余地”。
可以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也可以提取有趣的细节,初步加工整理后放在大脑里,储存在记忆里自然淘汰。
写小说至为重要的就是这些取之不尽的细节宝藏。
詹姆斯·乔伊斯断言“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力。”想象力千真万确就是缺乏脉络的记忆片段的结合体。它应该成为故事正确的动力。
我们只能凭借手头现有的东西,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重要的就是将零零星星的小插曲、意象、场面、语言等,不断地扔进小说这个容器里,再将他们立体地组合起来。而且要在与世间通用的逻辑、文坛常用的手法毫无关联的地方进行,这就是基本的框架。
在推进这种作业时,音乐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爵士乐的节奏。
海明威是从“从素材中汲取力量的作家”,所以他才会投入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还有西班牙内战,去非洲狩猎,满世界去钓鱼,沉湎于斗牛,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经常需要外部刺激。随着年龄增长体验的力量还是会减弱,所以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却沉溺于酒精,在1961年声望最高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反的,不依赖素材的力量,从自己的内在出发编织故事的作家,说不定更轻松些。只要将周围自然发生的事件、每日目睹的情境、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为素材收纳在心里,再驱使想象力,以这些素材构建自己的故事就行了。不管多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从中发掘出令世人震惊的力量。
持续创造性的肉眼看不见的力量,在时间的帮助下会带来剧烈逆转,关键就是“不失健全的野心”。
同时,文字创作者,必须是对文字有所擅长,运用自己得心应手的语言,把最清晰映入眼帘的东西记下就好。
对小说家而言,不论身处哪个时代,仔细收集和积攒故事需要的素材仍然极其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
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