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八百三十九)

揆度谨严之理,圆通活变之法,精当灵验之方。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有潮热者,为胃实;热不潮者,为胃未实。而大承气汤有燥屎者,可与;初硬后溏者,则不可与。故欲与大承气,必先与小承气,恐胃无燥屎,邪气未聚,攻之则病未必去而正已大伤也。

服汤后转矢气者,便坚药缓,屎未能出而气先下趋也,故可更以大承气攻之;不转矢气者,胃未及实,但初头硬,后必溏,虽小承气已过其病,况可以大承气攻之哉?胃虚无气,胀满不食所必至矣。

又阳明病能饮水者为实,不能饮水者为虚,如虽欲饮而与水则哕,所谓胃中虚冷欲饮水者与水则哕也。其后却发热者,知热气还入于胃,则大便硬,而病从虚冷所变,故虽硬而仍少也,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但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已。

盖大承气为下药之峻剂,仲景恐人不当下而误下,或虽当下而过下,故反复辨论如此,而又申之曰: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呜呼仁人之心,可谓至矣。

转矢气,则知其人大便已硬,肠胃中燥热亢甚。故其气不外宣时转而下;不转矢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渗孔未至于燥,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也。此一条乃伤寒里证用下药之密法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