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面对别人的某些行为时,我们的脑袋里很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想当然的感觉:因为他/她是个xx样的人,所以他/她会做那样的事。(比如,“他可真个是情商低的人,所以他才会说这种小儿科的气话”、“早就看出来他人品不好,所以他才会做偷税漏税这样不齿的事。”等等)
在心理学上,把上面那种思维倾向称为“基本归因谬误”,之所以被称为谬误,是因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偏见。
为什么呢?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不妨让我们做个假设:
假如Jack不小心把文件夹掉在了地上,风一刮,文件散落的满地都是。而这时,你看到Tom走过来帮Jack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文件。请问,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A,而A对Tom抱有好感,A可能会这样想:“Tom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小伙子,之前好多地方他都帮过自己,对于他这样温暖的人来说,帮Jack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文件,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如果你是B,而B对Tom怀有敌意,B可能会这样想:“哼!Tom可真是善于阿谀奉承,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之前就假惺惺地做各种好事到处拉拢同事。现在,为了拍马屁,连帮老板Jack去捡地上的文件这么小的机会都不放过。”
你看,对于同样的情境,A和B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稍微有点逻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相反的观点不可能同时成立。即:在A和B两个人之间,至少有一个人是对这个情境怀有偏见的。
当了解了这些,我们差不多可以揭晓答案了:真正的原因既不是Tom乐于助人也不是Tom擅于奉承,而仅仅是因为Tom知道Jack有腰间盘突出,并且Tom这个时候恰恰有空闲时间,于是Tom才会顺手帮Jack去捡掉在地上的那堆文件。
而如果Tom不知道Jack有腰间盘突出,或者Tom今天的上班时间很紧张,可能对于同样的情境他就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通过上面三个例子(斜体字部分),我们就不难理解,A和B都因受到“基本归因谬误”这一心理偏见的影响而对Tom的行为进行了错误的解释。
现在,或许可以仔细想想之前我们究竟是如何被人误解以及是如何误解别人的。或许,我们不会为之前受到的委屈感到释怀;或许,我们也不能弥补之前所造成的伤害。但当我们逐渐领会“基本归因谬误”对我们的影响时,与此同时,我们就获得了一份更为从容而慎重的态度和心境。
推荐阅读《隐形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