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驶过黑沉沉的原野,我听不见雨声也看不清前方的路,只在心里默默祈祷着明日不要下雨,能够在康河里摇桨、放歌。
次日清晨,天空颇为阴郁,幸好还有明艳的水仙和湖鸭。
我和小方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剑桥大学——一座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校园。这里没有摩登的高楼和浮夸的标语,却有不胜枚举的大师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学子。据说康河上的船夫多由学生充当,某个看似不起眼的摇橹人没准就是牛顿的学弟。
我们在刻着徐志摩诗文的石砖旁凭吊一番后,就迫不及待地亲自去考察诗人笔下悠长、隽永的“康河”。
河畔有几位舵手正在努力地招徕生意。其中一位小哥虽然貌不惊人,他的船只也颇为简陋,但他却能用地道的中文招呼我们。听到久违的乡音,我们欣然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渡口。
小舟悠悠地前行,大鹅无拘无束地浮游在碧波间,柳树从岸边斜伸出来,静静地端详自己的倒影,茵茵草地映衬着精致古朴的建筑,我们坐在船头,入神地听着古往今来的趣事......在水上漫游剑桥,別有一番风致。
“中文小哥”兢兢业业地一边摇桨一边向我们介绍这里的一草一木 :“这是国王学院,始建于1441年......那边是王后学院......”令人称奇的是,他虽然全情投入讲解,但每当经过桥洞时,都能巧妙地欠身,避免被撞头的厄运。
“对了,请问‘逆流’和‘逆行’什么区别呢?" 小哥在讲解时不忘抓住学习汉语的时机。
我们从小就在拼命学英语,这次遇到有人努力向我们学中文,觉得格外受用,十分耐心地回答他的提问。
“我们英国的农村非常美。”
“你是说乡村吗?”
“’农村’和‘乡村’有什么不同呢?”
"‘农村’不够诗意,’乡村‘让人听了比较向往......"
适逢离家之后的第五个生日,我和小方登上了“亚瑟王座”——一座位于爱丁堡荷里路德公园的山峰,遥看蔚蓝的大海和苍莽的草甸,逛了哈利波特主题商店和灰衣修士教堂墓地,品尝了苦涩的英式啤酒和甜腻的开心果慕斯。
那天我走了很长的路,日落时分在熙攘的街头对着夕阳许了个愿。
也许是因为来自“石头城”,我看到这些古老的城墙,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只不过爱丁堡的城墙并不是苍紫色,而是灰黑色。这城市融合了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雄奇,在我们走出火车站的时刻就将人深深吸引——夜幕下的爱丁堡灯火辉煌、烟霭迷离,各个山头的城堡仿佛都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雨后我们乘轻轨从爱丁堡回伦敦。沿北海一路向南,只见鲜绿的草地和墨绿的树林浮在茫茫云海上,幻境一般不真实。
大本钟响了十二下,我和小方抓住最后的时机夜游伦敦,站在二十岁的尾端,用相机记录着变换的城市光影。
也许多年以后,我还会想起国王学院教堂宏伟精美的石刻、繁花掩映的红砖墙和约克郡郊外的古罗马遗迹......只是看过了世界,我又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打量自己平日生活的小城:原来这里总是晴空万里,道路畅通、民风淳朴。
夕阳终于驱走了凛冬的寒意,我望着一缕即将飘逝的云,眼中满含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