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的壮美(序)

人们常说“表里山河”,但唯有亲临山西,才能真正体会这个词背后沉甸甸的分量。最初规划山西自驾路线时,我对“表里山河”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外有大河、内蕴群山。但当用二十天时间,从南到北穿越山西四市,这个概念终于化作一场震撼心灵的洗礼。

面对山西,我常感愧疚与无力。我想用笔、用心、用爱勾勒她的轮廓,可笔太短,写不尽山河壮阔;手太浅,描不完五千年文明积淀;心不够宽广,载不动她为华夏民族承载的文明重量。这片土地,每一撮黄土都浸透着文明的汁液,每一处古迹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选择山西自驾,缘由诸多。其一,秦晋之好不仅是历史佳话,更是一河之隔的亲近感。黄河作为界河,隔开了陕西与山西,却也连起了两地的文化血脉。其二,父亲曾讲述他在侯马、河津赶车谋生的往事,父母一生积攒的“硬货”大多得自山西。这些地名随着岁月流逝,反而在我心中愈发清晰、向往愈烈。其三,山西对花甲游客的包容令人感动——这里是全国少数对60岁以上游客实行主要景点免票的省份之一,这份诚意让深度游览成为可能。其四,我想亲眼看看改革开放后被贴上“煤老板”“刀削面”标签的山西,如何在新时期焕发新颜。其五,有幸得到志同道合的旅伴和便捷的旅行小程序相助,让这次旅程更加圆满。

从八月三十一日到九月十九日,我们在潼关会合后渡过风陵渡进入山西芮城。自南向北,右手太行,左手吕梁,沿汾河两岸的峡谷盆地穿行,走过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探访了众多知名或鲜为人知的风景,让我们得以便捷地领略这片土地的千姿百态。

初返家中时,思绪竟一时空白,所见所感仿佛被无形屏障封锁。直到秋雨渐凉,寒意渐浓,那些深藏的记忆才在层层秋意中苏醒。当阳光再次洒满房间,蛰伏心底的感悟终于奔涌而出——我看到了黄河之水从天而降滋养龙的传人,触摸到了太行山上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感受到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自强不息。

山西这片土地,既有“华夏古文明”的厚重,又有“山西好风光”的绚烂。从运城博物馆里见证人类文明第一把圣火的化石,到晋祠中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建筑;从洪洞大槐树下全球华人的根祖情结,到平遥古城中晋商“汇通天下”的传奇——山西的故事,从来不只是山水,更是文明的血脉与精神的传承。

此序,既是对过往旅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探索的邀请。表里山河的壮美,等待每一位行者亲自来解读、感受与书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