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人间小暖》之“岁月如诗”
“门外有花有鸟,心里一片汪洋。”这是汪曾祺《人间小暖》封底的一行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也才能有心有汪洋之丰盈感受吧。
暑假在医院,我读完了日本90多岁老奶奶的《人间值得》——她是一位心理医生,至今仍每周坚持工作四天。她的内心恬淡从容,却也有一片汪洋吧!
读完老人的书,原打算看《掌控》。孰料,字体实在太小,老眼昏花已无力承受,只得拿起了汪曾祺的这本小书。身处病房,还能淡然处之,随心阅读,我的内心也如一片汪洋吧?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岁月如诗、此间生灵、邂逅、大淖记事,昨天,读完的是“岁月如诗”。顾名思义,他记叙的是如歌岁月当中的那些闪光的珍珠,有生命中难以忘怀的那些病痛,有生活中见到那些点滴见闻,也有读书写作。笔随心走,点点滴滴皆是真情。
在这一辑中,我怼三篇文章特别有感受,“学话常谈”“谈读杂书”“却老”。三篇文章,其实说的是同一话题,都是关于读书写作的。
在“学话常谈”中,汪老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宋人论诗常说“造语平淡”。那么,究竟是惊人好,还是平淡好?
他的观点是平淡好,但是平淡不易,平淡不是从头平淡,平淡到底。这样的语言不是平淡,而是“寡”。他说,平淡是苦思冥想的结果。言道平淡处甚难也。
我究竟如何表达呢?他开出的方子是——运用语言要有取舍,不能拿起笔来就写。平淡而有味,材料、功夫都要到家。
此处,他谈到了四川菜里的“开水白菜”。汤清可以注砚,但是并不真是开水煮的白菜,用的是鸡汤。恰好在看“鲜厨100”,知道这道菜的背后是功夫,也是一个厨师的功力。
可见,就一个写作者而言,无论是对素材的巧妙剪裁,还是谋篇布局,考量的首先是这个写作者的功力。看他有没有能力举重若轻地表达,抑或是别出心裁地言说,说得轻松自然,说得新颖独特,或者幽默风趣。
幽默要清清淡淡,使人忍俊不禁,不能存心使人发笑,如北京人所说的“胳肢人”。以前的班主任,特有幽默感,说起笑话来特别有一手,别人忍俊不禁笑起来,而他一本正经没有丝毫笑意。这就是真正的幽默吧?
“谈读杂书”一文,汪老谈的读书好处很是吸引我。他读书随心随性,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了。
他真是一个读书杂家,有关节令风物民俗的,地方志、游记,写草木虫鱼,讲正经学问的,各种读书笔记等,很庞杂,一样读得兴趣盎然。
他谈读杂书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种: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第三,可以学习语言;第四,从杂书里可以悟出一些写小说、写散文的道理,尤其是书论和画论。
其中,他重点谈了学习语言。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他说一个现代作家从古人学语言,与其苦读“唐宋八家”,不如多看杂书,这样较易融入自己的笔下,这是他的一点经验之谈。
写小说、散文时,“情谊真挚,痛痒相关”,这这样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却老”一文,汪老给我们介绍了慢慢老去的方法,唯有读书与写作。哈哈,居然不是养生,这就是一个文字大家,御老的绝佳办法吧!
挫人总是要老,但要尽量使自己老的慢一些,作者说要使自己老的得慢一些,首先要保持思想的年轻,不要僵化。重要的,是甚至是唯一的办法,是和年轻人多接触。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只有早早老去了。嘿,我们这样年纪的老人,年轻人何足挂齿呢?可以说,身在办公场所,我一般会自我屏蔽,她们的话语圈里也绝对没有我们。向来,我也更喜欢与年长的人交往,现在是越发越这样的感觉,自己玩自己的就够了。
恒子老师倒也有相似的观点。她的交往之道是与人保持距离,但自己喜欢的,有共鸣的,还是乐于互动与交往的。但凡遇到问题,她也是乐意请教年轻人的。但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一样了,起码与我们家宝儿的差距,真的是太大太大。也许是潜意识里这样的想法吧,内心里很是难以认同她们。但我也觉得这是我需要修炼的方,凡事不纠结,不自傲,要能适应、习惯与凑合。
汪老说,要常葆思想的活泼,得常用。泉水所以难老,因为流动。人的思想也是这样,常用,则灵活敏捷;老不用,就会迟钝,甚至痴呆。用思想,最好的办法是写文章。为写文章,尤其是散文,就要读一点书。朱光潜先生说,为写文章而读书,会读得更细致,更深入。文章,越写越有,老不写,就没有。庄稼人种地,老人们常说“力气越用越有”,写文章也是这样。
汪老说,写作最好养成习惯。老舍先生说他有得写没得写,一天至少要写500字,因此,直到后来,笔下仍极其矫健。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是生命状态最充盈、最饱满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笔耕不辍,乃长寿之道。孙犁说,写作是他最好的休息。
最后,汪老讲到他的一个观点:他是希望多能多活几年,他要多看看,看看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变化,文学的变化。这点,同张文质老师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他向来倡议大家要好好活,活久一点,看多一点,再看多一点。
多读一点书吧,在体力、智力不断恢复与增进中,不断自我修炼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