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诉说,只是渴望被听到

中学时代,我们都学过鲁迅的一篇文章《祝福》,主人公祥林嫂在遭遇一些列不幸以后,反复诉说自己的不幸,起初大家还愿意听一下,安慰一下,但后来都觉得很烦,不愿再理会她。如今祥林嫂成为了“ 反复诉苦”的代名词。

事实上,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并不少见,或许你和我都有这样的情形。

我的姑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逢人就会说自己的事情,当然对于好事八卦者,起初是会乐意去听她的那些故事,毕竟可以增加生活的趣味,以及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对于年轻点的人,就不是那么乐意了,可是即使对方不乐意听,甚至没有回应,她也可以不停的讲述着。她的心中似乎装满了苦水,已经承载不了,急需倾倒。对于我们这样的晚辈,起初是乐意听的,可是发现每次都是关于“姑父对自己多么不好,帮姐姐带孩子要被骂,买了东西也会被指责……”的时候,我们也如祥林嫂的邻居般,显示不耐烦,不愿意再听。

曾经与男友一起时,我也会不停的去吐自己的苦水。因为自己的心中也有太多的困扰,特别是曾经成长中的一些伤痛,这部分没人可以诉说,也没人可以倾听,只能投向亲密的人。人的表达欲是很强的,常常可以说好久好久,说到动容之处,还会眼泪鼻涕一起流。对于沉积太久的痛,并不会在一次两次的倾诉中,就可以疗愈,而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常常会遇到一些触动的事情,情绪就会爆发,开始倾诉,甚至流泪。可是我幸运的是,男友会陪着我,听我说,偶尔会安慰我,甚至讲道理。可是在我告诉他:“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给我讲道理,你听我说一会儿,让我哭一下,我就好了。”他也就按着这样的做着,不知道这样子说了多少次之后,有一天,我突然说道:“我好久都没有说那些事情了耶。”之后,即使再说,也不再伤心,反而能够笑谈,对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不满,也随之减少了很多。或许,我们对生活的不满,其实很多都是源于对自我的不满吧。

不光是一些伤痛的事情,其他反复诉说的东西又何尝不是呢?

比如,很多人都说父母唠叨,不停的说着一些没用的话,父母需要调整改变的同时,作为子女有没有用心去听到唠叨背后的东西,去给予一些积极的回应。

或许你会说,我听了啊。别人的故事我听了,妈妈的唠叨我也听了。可是你听了,却并没有听到。就像我的一个同事说的,我们跟人说了很多话很多事,或许别人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我们对于“积极接纳”的倾听内心是会有焦虑的,会害怕自己处理不了。就像我的男友,最初他也是恐慌的,特别是当我哭的时候,他会不知所措。

就像当有人向我们抱怨或者诉说自己的难过之处时,我们会急于的去给建议,表面是帮助对方,实际是在安抚自己。因为我们害怕涵容不了对方的情绪,只是听,显示不了我们的价值。可是,在那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倾听和接纳。

道理谁都明白,诉说的人,难道他就不明白吗?所以人们才会常说,劝别人的时候很容易,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没用了。所以,用心的倾听,去共情对方吧,说不定比你说千言万语更有效果。

当我们的诉说被听到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柔软起来,情绪会平静下来,也会在诉说中去整理我们的故事,这或许会帮助我们看到故事的另一面,学会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经历,让我们脱离那份困扰,真正的获得改变与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
    素以为绚兮2013阅读 27,983评论 0 19
  • 打开粉红色的信笺 里面封藏着羞捻的记忆 夕阳中采摘 薰衣草上的藤枝,叶子,还有花瓣 在信纸的想象中,蔓延着温驯时光...
    不俗小七阅读 329评论 15 34
  • 放了个小长假,今天开始上课了。开始了新的课程:电学基础课 上午去所里电装工艺的研究室现场参观了一下,有相关部门的老...
    王集是个好小伙阅读 124评论 0 0
  • 书目:《六朝美学》作者:袁济喜 001、言意之辨的广泛流传,启发了文艺理论家对于创作问题的深入思考。 002、言意...
    绣一针阅读 685评论 0 0
  • 陪伴虽无语,感动却弥漫在心里。守望虽无声,温暖却最贴近心灵。天涯的笑容,却是咫尺最贴切的慰藉。平淡的相随,也是最真...
    Applestar英语老师阅读 2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