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着叶先生读到嵇康的《赠秀才入军》(之十四)。这首诗被叶先生称为以“风神”取胜,主要是这两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写得太“飘逸逍遥、自得自在”了,尤其“挥”一字,简直神来之笔,嵇康是琴中高手,他在被处死之前的唯一要求便是弹一遍那首著名的《广陵散》。你看他,好像随便挥一挥手,琴曲便飞扬而出,多么“随心所欲,自然无迹”。我想那琴声一定高妙无比吧…为什么要“目送归鸿”?那是他的心灵也追随着那归鸿,想要没入广袤无际的苍穹,与天地融为一体吧…
而“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说的不正是叶先生一直推崇的“无待于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吗?我尤其喜欢这两句,其中流露的那种悠然自得、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徜徉的无拘束感,又好像天地间任我驰骋的自由…也说不太清,是种可意会的东西…这大概就是叶先生说的“风神”?
这首诗应该是符合叶先生“好诗”的最高标准了—它具有强大的“感发”的力量。叶先生将诗歌中传达出的感情划分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感受”、“感动”和“感发”。“感发”无疑是最高一层的,它在感动人之余,还能让人的感情得到某种升华,或者是种“顿悟”?我理解得还很粗浅…
这首诗原文如下: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我很喜欢这首诗,大概是向往那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