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来镇是张家港的江边小镇,悦来镇的冬天,微寒中透着湿润。不似北方的冬天阴沉而灰涩,倒是多了些灵动和轻盈。因为空气湿度大,江南的体感温度比实际要底。过了春节因该算冬去春来了,连续两天,濛濛细雨时断时续,点点滴滴从清晨一直到黄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着清清爽爽的味道。
用脚步丈量着距离踱步到江边,不一处的长江不一样的景致。多年前,和儿子从长江源头沿江而下,跨越四个省。在堵河源的长江源头,人迹罕至、层峦叠嶂;在奉节,江边岩壁的悬棺让人震撼;在重庆,长江是山城的山水一色,霓虹斑斓;在三峡,长江尽显雄伟险峻,气势磅礴。而在张家港,因为接近入海口,江面变的开阔,水流缓慢,氤氲缭绕。长江也变的平和宁静。长江把江苏分为苏南苏北,一江之隔,苏南苏北的GDP和生活水平却差异很大。更为有趣的是,这个季节江北的植物还一片枯黄,一过长江,就瞬间变得绿色葱茏,这大概和江南江北的土地湿润度有关。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黄昏里三人行漫步悦来镇的小街,大城市有它的满城繁华,小城镇也有它的淡淡馨香,以前悦来镇是安逸漂亮的乡村,后来被国家列为城镇改革试点,面貌大变。家里二层的小楼被拆掉,换成多处楼房。乡镇房价一平方5000多元。凭外观及公共设施和城市已没有区别,仅有的不同就是车少人少没交警。乡政府办公大楼的规模和豪华不亚于地级市。一切都借助于当地强大的GDP总量。或许是因为春节人们都在家中团聚,街上人很少。偶尔过往的行人,也是哝声细语的江南女子或是温润如玉的文弱先生,儿子这样五大三粗的山东大汉有些突兀和违和。身在异乡,细细的微雨,淡淡的乡愁,一起颠沛流离、虚度光阴,人间有味是清欢,异乡也是故乡。
记得也是在这样一个一夕的黄昏,和妈妈通电话,妈妈絮叨家常,我打断她没讲完的话,说明天回去再聊吧,却不曾想那通电话是妈妈最后一次能说清晰的对话。不能相信来日方长,再眷恋的人,都会曲终人散,不能守候。很多人和事,走过了,错过了,就再无重逢的机会。这几年,叔伯不顾高龄,不远千里年年往家赶陪奶奶过春节也因于此吧。
街上飘来王菲和那英的《岁月》“我为你留着一盏灯,让你心境永远不会近黄昏。我心中不会有黄昏,有你在永远像初春的清晨。云很淡,风很轻,任星辰,浮浮沉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