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十月十三)星期四 晴
第一则 朋友圈留言的启示
感冒让我因祸得福,一向由闹钟叫醒的我居然可以自然早起了。如果以后都可以像昨晚一样安睡,就太好了。
既然早醒,人又基本恢复健康了,就不能浪费大好时光,于是,准备写点东西。
打开手机一看,慧姐给贤洪的留言和我的截然相反。这让我大吃一惊:
贤洪:凉山特大号苹果热销之中(附一个大苹果,一筐大大小小的苹果,两颗袖珍苹果和咬了一口的苹果图片)。
金宏:特大号?小儿一口一个。
慧姐:特大号!一个人吃不完(附哭的表情)。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折射出他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他思考问题的视角和境界。
我当时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第二张,的确孩子可以一口一个;慧姐则比我看得远,无论是大人孩子,无论是第一张还是第二张还是第四张的确都是一口吃不完。慧姐唯独没看见第三张!这表明慧姐眼界更宽阔!细想,问题可能还没这么简单:慧姐之所以可以同时考虑到大人和孩子,而且置袖珍苹果于不顾,那是因为慧姐眼里不止有看苹果和吃苹果的人,还有种苹果和销售苹果的。
是人都是心,我们吃苹果容易,可大凉山那些种植和销售的难度远远超出你我的想像。种植苹果的过程我是在贾老师推荐的《苹果树下》里看见的,可能要比我们种桔子桂圆煎熬得多。至于销售,我从1998年8月起在汶川待过三年,尽管我也不能完全可以替果农代言,但多少了解一点。那时候,我们周末爬山玩耍,去的时候山路上碰见果农背着一大背一大背的下山,开玩笑说想吃一个,没有一个人嘲笑我们,相反会有更多人让我们上山自己摘,想吃多少摘多少,不要钱,只是别浪费。天快黑了,我们玩累了下山来,往往会碰见刚才那一波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蹒跚而行在隐约可见的山路上。这时候,他们往往会开玩笑说早上该等我们一人拿一个再下山的,背着那么沉,卖得却那么便宜,到最后一块钱三斤都不见得会有人买。
大凉山的果农情况估计比汶川的好不了多少吧,甚至还会艰难一点也说不定。
不过,现在是网络时代,估计情况会有所好转,要不然贤洪也不会持续这么长一段时间都在帮亲戚打广告了。好像是从九月份就开始了吧。
慧姐果然不负“慧”之特殊意蕴,聪慧善良,宅心仁厚,而我则枉付“宏”之盛名,贤洪更胜一筹,四张不同角度的苹果图片,给了我们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方向,“洪”的势不可当一望便知!
感谢贤洪和慧姐,让我有了这么受用的启示!真心希望自己有所改变。人的一生不能囿于一个狭隘的小我,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仁爱他人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向慧姐、贤洪以及更多的朋友学学习!
努力修炼吧,天天遇见最好的自己!
上课时,我把这个发现和学生分享,七一班的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惊讶(见图片):
原来我的思维真的出现了问题。这真的是一个信号吗?八二班的孩子也不甘示弱,峻宏说她会选择看被咬一口的,因为别人已经尝过了,肯定好吃,这是一个善良的闺女,选择的是相信别人。有人选择大苹果一个,因为份量足,选一筐,份量更足。大家都不像我这样理解。我到底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