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很少佩服人,尤其是官军中的人,不过在挺进四川的时候,我遇到一个我真心佩服的人,一个女人。
记忆闪闪烁烁不安分,让我笔都有点拿不稳,记得那是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我率先锋营朝四川挺进,为了唬人,号称十万。
开始进展十分顺利,连克大宁、大昌、巫山。
到达夔州时,城内囚犯正好搞暴动,冲出了大牢,袭扰城内驻防官军,真是天助我张献忠!二十一日,我率军攻克了夔州,入川的门户打开了。
但是,我没能继续挺进四川,因为,我遇到了一个不好对付的敌手——秦良玉。
通过一切办法,我对这位对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很佩服她,我愿意把她讲一讲。秦良玉,这名川峡女将,自幼从其父秦葵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难以企及的用兵才能,对了,我跟她对过阵,根据我的观察,她比我应该还要高一个头,她当时身穿蓝缎平金绣蟒袍,威风极了,我当时再看了看自己穿的老土战袍,都有点自惭形秽。
都说女人柔情似水,但这位女将军却不,她是洪水,是猛兽。这秦良玉大概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帮助她的丈夫建立了一支军威严整的白杆兵。
我们和白杆兵交过手,公允地说,他们很善于山地作战,初次交手,他们的表现更好,配得上一场胜利。我们夺得了几支他们用的长枪,这种长枪叫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依仗这支白杆兵,秦良玉随其丈夫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到播州参加平定杨应龙叛乱之战,为朝廷立功。
后来,她的丈夫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瘐死云阳狱中。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石柱宣抚使。
我老张更佩服她抗击后金兵的故事。
据说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后金兵入侵辽东,朝廷诏令征兵援辽。秦良玉遣派其兄秦邦屏、秦弟民屏率五千白杆兵先行,接着她统精卒三千与儿子马祥麟赶赴辽东战场。秦邦屏、秦民屏率兵抵辽阳后奉命镇守浑河一带。
大概是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后金兵围困辽阳。四月,秦良玉亲统精卒三千北上,镇守榆关,在附近与后金兵遭遇,经过血战击退了后金兵。皇帝被秦良玉的忠勇感动,赐其诰命夫人,进二品服,并命其回川再征兵二千赴援。
再后来,大概是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皇太极率五万铁骑围攻大凌河城,洪承畴、祖大寿带的辽东精锐都不能抵挡,秦良玉率的白杆兵却能重创后金军,实在了不起啊!
说到这里插一句,洪承畴这家伙先前剿我们义军很卖力,但面对后金鞑子就不行了。
关于秦良玉我可能说得太多了,话说回来,朝廷为阻止我义军进入四川腹地,急忙调秦良玉从川东率白杆兵来阻击。当时秦良玉已经是六十的高龄了,不过她看上去身体保养得非常好,依然很强健。
她见过许多大阵仗,才二十八岁的我似乎还太嫩了。在夔州一带,我和她激烈拼杀,我们义军尽管人数众多,但是白杆兵战斗力十分强悍,我部伤亡很大,但两方仍不分胜负,转入僵持中。
不巧,双方相持之时,马翔麟率军回师四川,已拍马赶到,我被这母子二人夹击,不敌,只好弃夔州,败走湖广。
好吧,老话怎么说来着,姜还是老的辣。秦良玉给我老张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谁让我欺蜀中无大将来着。
不过,那时的我虽然败了,但我心里知道,她老了,我还很年轻,我以后再来。
先写到这里,明天早上要渡河,作为北方人,我其实有点晕船,但我要撑住,威风不能丢,我要给北方的兄弟作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