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古诗五首:梅雨洒芳田,黄梅雨气蒸
每年的农历五月,也就是公历的六月,江南以及长江流域,会迎来梅雨季。
梅雨季是一个边缘模糊却又内核分明的气候概念。
为什么说,梅雨季边缘模糊呢?是因为历代对梅雨的定义和时段都有所不同,时间相对模糊。
但是为什么说,内核分明呢?因为梅雨指的是初夏到盛夏这段时间的江南雨季,高湿伴随高温,且阴雨连绵,给人的感觉就潮湿郁闷,哪怕梅雨带来的水汽,有时候让人感觉寒冷,但是这种冷中,因为湿度大,让人沉闷,让人分明感到这个时期的雨,和其它时段的雨,分外不同。
梅雨从现代气象学来讲,是每年公历6、7月份太平洋暖湿气流,盘踞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有现代气候指标加以界定。比如五天持续22度以上是温度,降雨连续四天,就可以算作进入梅雨季。这里,有个温度和降水的指标,就是22度,和四天雨。这是温润湿润的夏雨,但是梅雨的特征在于时间的长,20天到40天,甚至伴随暴风雨,又或者中间开晴,艳阳高照,更让人觉得体感黏腻。
实际这个指标,也因为各地气候不同,所有变化,比如今年入梅,官方说5月29号就进入梅雨季,但是每个地方,仍旧有自己的指标。比如上海,杭州,武汉,都有自己的梅雨指标,会延迟到公历六月中旬。
那么在古代,梅雨的界定也有所不同。
汉朝就有梅雨表述,汉应劭《风俗通》云:“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又有霖霪,号为梅雨,沾衣服,皆败黦。"说是江南江淮一带,农历五月,梅子成熟落下,此时的风叫作“落梅风”,此时又有连绵的雨,叫作梅雨,沾上衣裳,衣裳会腐败黑暗。
可见梅雨一直伴生着人们生活的烦恼。古代的衣裳都是贵重的生活物资,这些丝麻制品,在这样潮湿的雨水气候里,如果不能好好保养,三两天就霉坏,叫人痛惜。
但是这样的雨,对于农田作物的成熟壮大,是有好处的,温暖湿润的雨水,使麦子迅速成熟,适合水稻种植,水果成熟而多汁。比如叫作梅雨,也正是江南古代大面积青梅在这样的雨水中,成熟的好时段。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隋末唐初 · 李世民《咏雨 》
对于古代农业国家来讲,农业是基础,而五月的麦子成熟,水稻种植是重中之重,这个时候的雨,是农业作物需要的及时雨,好雨,酝酿丰收的雨,对于农民和统治者都至关重要。唐太宗李世民拥有天下,但是这个拥有也需要他付出真诚的管理,祝福农业,所以及时的梅雨到来,呈现的是帝国农业兴旺的美。
那和暖的风,吹动着碧绿的原野,梅雨洒向无边的农田。
那新的流水涨满旧的沟渠,连绵的夜雾连着朝雨,雨气丰沛。
那大雁在这样的雨中,展示了翅膀,那荷花木槿在这样的雨中更加鲜艳。
我已经预料到丰收了,效仿从前的舜帝站在高台上,长风弹琴,老天保佑,我的子民有个丰收美好的年景。
对于帝王和农民来讲,此时的梅雨是喜雨。
“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
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中唐 · 刘禹锡《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节录
一位和刘禹锡相好的官员,在浙江任职,写过来的书信,感叹浙江梅雨季节的郁闷,潮湿,暑热,而且他说,这个地方,最让他惋惜的是,翻出衣箱,发现用以上朝的官服都霉坏了。
这些朝廷的官员,下到地方,非常用力去为官,做出政绩,可以想得见这位官员的投入。只是可能他从前没有来过浙江,不知道浙江梅雨季节那种厉害,结果闲下来整理自己的用品时,发现朝服霉坏了。
古代的衣裳,尤其是官服朝服,是贵重的礼仪服饰,就算是官方下发,也不可能一年几套。朝服按照品级,有绣花,配饰,专门供上朝使用,要求干净鲜明,且如果服饰不整,会视为对皇帝和礼仪不敬。
唐朝的官员有很多并没有深厚的财力和背景,靠科考进入仕途,拿的是官俸,也并没有更多的财力经营家庭,保养服饰。在外辛苦做地方官,做出政绩是首要,结果哪里知道,朝服损坏,这种黯然无奈,也只有和同样仕途中人吐槽倾诉。
可以看到古代官员都苦恼梅雨天气和生活带来的麻烦。
刘禹锡接到朋友的信,心有感慨惆怅,因为他知道地方官员的辛苦,他也曾经做了20多年的四川地方小官,想做好,往往千头万绪,哪里顾得上自己的生活?
他叹的不是对方损失了一件官服,他是感慨着同僚朋友的为政努力,在躬身投入地方事物的忘我。而这些,凭借的是个人做官的良心。皇帝未必看得见,未必知道。
从古到今,社会的运转文明的延续,有着大多数官员的爱国和努力。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唐 · 白居易《感情 》节录
唐朝的白居易本来是在京城做朝官,这个朝官,属于清水官职,接近皇帝,看起来清贵,实际没多少钱。白居易母亲生病,还是皇帝想办法用赏赐的方式接济他。不过白居易嘴巴很絮叨,总是想自己多说点利国利民的事,以报答皇帝,结果出事了,他得罪了权贵和皇帝,被一怒之下贬到了九江做地方官。
这对白居易来讲,就是皇帝嫌弃他不要他了呀,他自己又没有南方生活的经验,结果一路先是遇到大风大浪,到了九江之后,这里梅雨不断,他觉得自己真是落魄。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他保留了他从前恋人给他做的鞋子。从长安带到九江。
他苦等这个恋人,但是因为母亲阻拦,白居易36岁才结婚,但是对于这个恋人,终生不能忘怀。
到了九江的时候,这里梅雨潮湿,带来的物品需要晾晒,他才发现,这双绣花鞋,早已经霉坏。
所谓色黯花草死,是说上面绣的花草都已经腐坏了。
这是何等的伤感,关于记忆鲜明的往事,因为他的贬谪,又加上梅雨季,往事如灰又如伤。
实际梅雨季节,住在平地低洼的地方,常常会损害收藏,那种痛苦,很多当代人也有。
“荒居邻鬼魅,羸马步殑㱥。
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
沾黏经汗席,飐闪尽油灯。
夜怯餐肤蚋,朝烦拂面蝇。”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节录
白居易的知己朋友元稹,仕途不顺,被贬谪江陵通州长达十多年,而且元稹在通州的路上还感染疟疾,梅雨中身心疲病的感觉,总是一场噩梦。
这应该他通州途中的感受。在唐朝,这些地方并不发达,而且元稹和白居易一样是考中进士,并非豪门家族。带着有限的路费,低迷的心情上路,驿站荒远,条件简陋,病人瘦马,一路孤行。
那梅雨季节,道路泥泞,住所潮湿,雨气蒸腾,身上的汗水黏腻,沾到席子上,而忽然一阵夹热夹冷的风吹来,油灯也吹灭了,陷入了潮湿黑暗里。
更是晚上无数的蚊子叮咬嗜血,早晨无数的苍蝇缭绕。
元稹险些因为疟疾死在半路上。
实际上传统的五月梅雨季,有端午,也是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日子,人们吃菖蒲酒,雄黄酒,佩戴艾叶香囊,也是要避开这个季节潮湿带来的各种疾病伤害。
只是元稹人在客路,身不由己,梅雨季节的负面全被他赶上了。
那么这首诗也给现代人提醒,这个季节要预防蚊虫叮咬,注意通风,换洗衣裳,外出旅游,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和预案,防暑防霉,保持身心愉悦,身体干燥。
“梅实初黄暮雨深,宝刀生锈镜昏沈。
年年卑湿身无病,自觉能胜百鍊金。”北宋 · 刘攽《梅雨 》
宋朝农业发达,对于梅雨的划定相对成熟。
基本以芒种节气的第一个壬日,算进入梅雨季,当然也有地方不同,比如 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但是江南地区的梅雨,是在芒种之后。
这里写了梅雨的特征,梅雨是在梅子黄熟的季节,梅雨多半白天到晚上不停歇,晚上尤其多而大。
此时宝刀生锈,铜镜昏暗。古代的刀含铁,镜子是铜镜,梅雨季节非常容易氧化。
器物如此,人更是会在此时多病,比如感冒,肠胃疾病,风湿骨病,都容易在这一时候发作。
所以这首诗说,梅雨季节,住在潮湿低下的地方,能够没有病,就胜过黄金了。
古人生病,没有抗生素及时杀灭体内的细菌,在这样潮湿的环境里,依靠自然免疫力和疾病作斗争,身体吃力,时间漫长,也常常会告不治。比如李商隐的妻子,就是在这段时间生病死去的,而纳兰性德的妻子,也去世在这一时段,造就了两位历史上的悲情诗人。
当代的生活条件肯定比古代有着天壤之别,关于梅雨对于人体的危害,也降低到历史最小。
但是漫长的梅雨季,高温高湿,也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要保持室内的干燥,经常通风,换洗衣裳,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品。
梅雨季节的出行,要预备雨具,药品,注意睡眠,防止此时的暑气和湿气。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