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老早就到了学校,先到办公室备了一会儿课,然后就去教室,组织学生认真早读。预备铃响后,开始准备上课,一个男生走上讲台,老师李淑婷在哭。当我目光投向她时,直见她趴在桌子上低着头,我走下去,到她面前把她叫了出来,问她是哪儿不舒服?她摇摇头,是受同学欺负?眼看着我就呦哭。别哭别哭,告诉老师是否能帮助你?她哭得更伤心,话也说不清楚,我也急,还是安慰她慢慢说,这时才说我就是想我妈,我问:妈妈在哪儿上班,洛阳,多长时间没回来,好几个月啦。平时想的时候可以给妈妈打个电话,说说你的心里话。是这中午回家就给她打电话,接着她说:“我妈回来了两天,今天早上等我起床都又走啦,反正我就是天天想着就想哭,不想让她去远方。那爸爸呢?在北京,我和双胞胎弟弟跟着爷爷奶奶。一听说到这儿,我安慰她说,父母出去不是不爱我们,而是为了我们家的生活更好,也是无奈……你在家是当姐姐的,平时除了要好好学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学会勤俭节约,\帮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带带小弟弟,让爷爷奶奶少操心,懂得父母在外的辛苦,体谅爷爷奶奶在家的劳累。若真想她们就在电话里说说话,有时间妈妈就会又回来。好歹这样一说她总算不抹眼泪了,点点头进教室我们开始上课。
下课后,我在想,难怪这孩子身上有那多不良习惯。她本是四年级留下来的,开学被分到我们班,刚起初,对她也不了解,因平时发现她上课老趴在桌子上不抬头,也不会听讲,小动作还多。下课不见与其他同学一起活动,除了上厕所,就在位置上自个扣摸,不像其他学生活泼乱蹦,整天都没精打彩,我也曾批评过许多次。有一回下课了,我说让她到外面和别的学生玩玩,她听见我的话也不吭声。当时还在想这孩子如此孤僻也不好,不过又想惑许就是这性格。偶尔也发现她无故红眼圈,只是忙时也没顾上多去关问,过后又忘了这事。一周、二周过去了,越发现这孩子作为一名女生,怎么卫生习惯还不入班里的有些男生,书桌里塞得满又乱,位置下废纸、书包踩来踩去,学习上,不是作业写不完,就是说忘家啦。为此我班会课强调,单独也找她谈话。还记得那是开学第二周的一次课间,我看批评也不见效,就把她带到办公室里,本想好好说说让她有所改正,谁知问了一句,她就伤心地哭,我认为是老师批评错了,还是对她说话凶了。她说没有,我耐心地对她在生活、卫生、学习方面进行了教导。并鼓励相信她定会有新的改变。
中午放学,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愧疚,在想“爱”人人都需要,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对于孩子们来说,在一个家庭里,娘是她们的精神世界。因他们需要家人的呵护,想和父母一起吃饭,能陪伴他们做作业,星期天带他们去游玩等。而对于留守儿童,这些无疑更加只能是一场梦。对于学生来说,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班主任,对留守儿童更应应该从生活上、学习上给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的细节上多关心他,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変化,及时沟通,让他们在校能享受到与在家一样的温暖。与老师达到无话不说,才算真正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