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后一个月了,与一位书友聊天。
书友说 : “易丘,我很焦虑迷茫,你读书多,有什么推荐看的书吗?我想看书,让心静下来。”
我想了想,大家都说我读书多,但要推荐别人看哪本书,我还是挺慎重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真正搞清楚别人具体在想什么,“适合”看什么书,还是挺难的。
我说 : “这样的话,我找不到一本可以使人变安静的书,因为心静本身就是看书的前提。”
毕竟如果说读书可以使一个人静下来,这其实是以长期来论的(在一个人的气质、谈吐、心境等方面)。
**书友 **: “也对哈,那我先想办法静一静。”
我 : “你是想从内打破,还是从外打破?从内打破,就看一些可以从解决焦虑迷茫问题本身出发来帮助你自省的书,有些文字可以说服你,循循善诱,让你打心里就那么认为;从外打破的话,就看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书籍,它可以让你感受到自己生命之外或者平时未曾涉猎领域的美好与震撼。”
我 : “推荐看后者,能够转移你注意力的。”
书友 : “好,快给我推荐一本,一本就行。”
我 : “我想想。你可以看一下我之前推荐的书单——经济学书单、历史类书单、爱情类书单、2018年度书单,还有科幻书单。从其中挑选一个平时不常涉猎的类型,然后每一本都有介绍,可以选一本通俗一些的。”
**书友 **: “好,谢谢!”
其实,要放在两年以前,我肯定会推荐别人去看前者——从解决问题本身出发,可以帮助读者自省的书,包括心灵鸡汤。
而且也包括一些哲学类书籍、诗集、散文……
但现在我总结发现,看这类书籍,其实是有“心理负担”的。首先,读者在刚接触时就会想到这本书多么多么高尚,多么多么文雅,多么多么令人赞叹,充满了哲思和智慧,阅读前还需要端正姿态。对了,还要准备一杯水在旁边,适时饮用。
当然,这是夸张的描述。简单来说就是,很少有人会在难过时首先就想到要去看一本如此命名的书籍——《人为什么会难过——从哲学的视角》《痛苦的根源 : 生命的意义》。
这时候要想变得乐观开心,看一部喜剧多棒!或者出去散步,听音乐,都比看一本书要省很多脑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决精神思想、心灵上难题的办法往往是跳出自己所在的圈子,去感受不一样的美好。
另外,其实不论看什么书都相当于去选择面对一个新问题,都不如去被动接受读书之外的事物转移注意力来的实在。
而且万一你读了一本坑特别深的书,譬如你在焦虑迷茫时读了一本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旦投入,就很可能会被带偏。当然,你是在认为它可能会改变你焦虑迷茫的现状的前提下才去阅读的,而后你会自省,也会被“转移注意力”,但你却又容易陷入其他人生难题,譬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你会拷问自己的灵魂,你也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思考。从此,你面临的问题、困难都会跃升到一个新高度。
而阅读后者(转移注意力型的书籍)或者去做读书之外的事情,你最多会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事物的吸引力会弱化并掩盖掉你在求知过程中的坎坷。
读书是一个谋心的过程,如果在读书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目的的话,那就是学习了,学习是为了什么?是有求知欲,是为了解决问题,最终是为了谋生。
读书最佳最有用的时刻,永远是在问题发生之前。
焦虑迷茫?
想用看书来解决?
方向弄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