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跳桥:爸妈,我们多久没有好好说话了...
2019年4月17日晚,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突然打开车门,冲向桥边,纵身跃下,留下没有抓住他的母亲捶地痛哭。
看到这个视频以后,我感到十分的痛心和惋惜,不到5秒的时间,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之后的报道中得知,这名男孩今年17岁,跳桥当天,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的斥责,最后酿成了悲剧。
这个事件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上充斥着各种对男孩的责备与谩骂,认为是他的懦弱、娇生惯养、心理素质差才导致悲剧发生。
我实在不能接受这种说法,一个年仅17岁的孩子,他很难做到像成年人那样内心强大,理智地接受亲生母亲一再的指责,这种站在道德高点上的评论令人难以信服。换个角度来说,难道这位母亲“不顾危险将车停在大桥中央,下车批评孩子”的做法就是完全理智和正确的吗?
我们谁都不知道当时那位母亲到底对男孩说了什么,让他决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这件事情的背后,反映了无数当代父母对于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忽视,让他们误以为所有“以爱之名”的责骂和指责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反抗就是所谓的“不听话,不懂事,不孝顺”。
在这里,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不懂事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理解和肯定,希望自己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应得的尊重和信任,也很乐意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好沟通。但是父母的否定与嘲讽让他们渐渐失望,最终关上自己的心扉,用冷漠和叛逆来反抗这些打着“爱的名义”的家庭语言暴力。
01“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
在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少年说》里,一个初中女孩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知道别人很厉害,可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努力,你就从来没有看到过。”
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但是女孩的妈妈却用“不打击你,你会飘”这样一个回答传递了“打击你是为你好”的教育理念。
其实,像这位妈妈一样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的父母很常见,甚至在孩子成人工作后还是采用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
我们肯定这些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这样的“打击式教育”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想要远离父母。在最亲近的人面前都无法得到肯定,孩子怎能自信地在社会上立足。
02尝试与父母沟通,想要得到理解和认可,但都被回绝了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和父母无法沟通你有多绝望”,有一条高赞评论是这样说的:“尝试沟通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说:‘你想多了/至于吗/这么多年了你还介意你书都读哪了?’”
这样的话经常出现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甚至有的家长根本不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认为自己的决定都是对的,孩子没有理由拒绝。
电影《狗十三》里的李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李玩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面对父亲独裁的爱,李玩每次尝试和父亲沟通,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都会被否决,即使用叛逆的方式来反抗,换来的也是“你长大了,要懂事,都是为你好”这样的回应。
电影结尾,李玩变成了大人口中的“乖乖女”,可是她清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当面对家人毫无改变的“爱的教育”时,她已无力反抗,只能选择了妥协。
就像电影台词里说的:“当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长大了。”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所谓的成长吗?我觉得不是,这是失去自我的麻不不仁,令人唏嘘。
我们感激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决定,有自己的人生,那些“爱的控制”会让人反感和逃避,最终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03父母的“语言暴力”,影响了我的一生。
柚子就是在语言暴力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到大,只要父母不满意,她就会被骂“你就是个废物!你怎么不去死!养你有什么用!”类似这样侮辱人的话。
在这样的阴影下,柚子长大后第一时间离开了家,自己打拼。但是她说:“我以为摆脱那个环境,自己就解脱了,可是我错了,即使离开了,那种恐惧和羞耻感依然存在,它就像一条蛇,每当我感觉到别人的不满,它就会缠上来,勒住我的脖子,让我无法呼吸。”
在台湾一个关于“爱孩子,零暴力”的街头实验中,一些群众坐在椅子上,接受着来自扮演父母者带来的语言攻击,所有实验者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刺激,觉得让自己很难过,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优秀。
在采访结束时,接受实验的人表示父母伤人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成年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语言谩骂,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近几年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因父母的语言伤害导致孩子做出过激行为的事件,社会对于这个问题也十分重视。我相信,将来通过各种途径的传播,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并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好说话,倾听孩子的内心。毕竟,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
对于那些已经在父母语言暴力下成长的孩子,我想说,我们无法改变父母,无法改变家庭,对于那些伤害,我们可以选择不原谅,但是要学着慢慢放下,只有划清边界,自我拯救,才能更好迎接自己未来的人生。
希望未来,同样的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