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总会不经意间路过我们村的小学。
学校位于我们村后面,建成时间是1986年。直溜溜的一排八间的大瓦房,一个带操场的大院子。当年载的杨树存留无几。现在经常是大铁门紧闭。虽已闲置多年,倒也不至于破败不堪。因为毕竟还有人暂时居住的原因。在学校合并之后,我们村就在操场最南端建了一个农村用的水塔,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继续为村里做贡献吧。
朱大庄小学的名字也早已荡然无存。八十年代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学校。那时候农村孩子多,但我们村和朱大庄也不过勉强成立一个学校。所以校址定在村北面与朱大庄较近的地方。名字就是朱大庄小学。其实学校在油坊寨。
学校分为四个年级,一年级至四年级,五年级就必须到邻村北常集小学。一个年级两间屋,里面摆放着六七张桌子吧。其实我在这里仅仅上了一年四年级,反而没少参与学校的建设劳动,虽然也做不了什么,除草,打扫卫生,平整操场什么的。
在学校刚启用时,课桌板凳配备齐全,门窗安装还不到位。晚上害怕东西丢失或损毁啊,安排了我们几个学生在教室睡觉值班。
吃过晚饭,我和坤来等四五个同学便带着被褥来到教室,先把课桌拼凑在一起当做床。铺好自己的铺盖后,几个小伙伴先巡视一圈,再在教室门口摆上板凳甚至木板砖头当做抵御外来入侵的阵法。这也是受到听了评书杨家将等评书里排兵布阵的启发。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往往是半夜被尿憋醒之后,迷迷瞪瞪的往外走,把我们自己绊倒在地。
月明星稀之夜,我们一般兴致勃勃,胡侃乱聊一通,尽兴而眠。在月黑风高之时,人人都把小脑袋钻进被窝,耳朵却支棱着,生怕有异响。胆子大的大来有时候会加油添醋的讲些鬼故事。那时候读书不多,认知有限,农村里的这些方面的事很多,也很正常。大来看着我们几个害怕,他反而来了劲头,更加起劲,但最后也是在他的哈哈大笑中,大家才会释然入睡。
虽然我是在新校舍仅呆了一年的缘故吧,没有多深的印象,但是现在学校依然存在,而且当年承载着村里的希望,村里人对于学校一直爱护有加。
我的一年级到三年级是在村西头的老校区度过的。一共六间房屋,也是一个教室两间屋,但根据学生人数来安排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一个教室。老师都是全能的,也就是语文算术两门课。经常是先安排四年级的写作业,给二年级的上课。在二年级的学生写作业时,再给四年级上课。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同时在一个教室学校再正常不过啦。
教室里的课桌都是一张张长木板,两端用砖垫起来,简单实用。有的木板也可能年轮明显,也有在树梢,或者根部的。我记得三年级好像用的是水泥板,那可是高端装备,令人羡慕不已。至于板凳都是自己每天从家里带来的,书包,板凳是我们上学的必需品。
有段时间好像还上过晚自习,每个学生又多了一项装备,煤油灯。小心翼翼的带来,倍加小心的带走,鼻子眼里熏的都是黑的,甚至呼吸满是煤油味。
放学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呼后应的,小心走着。永远不缺乏调皮的学生发出诡异的叫声,引的胆小的孩子大呼小叫。队伍经过谁家门口,老师就会叫谁的名字,让他回家。那时候没有电视什么的,大人们往往都在门口或街上聊天,看着学生过来了,老早就喊着孩子,接应上了。
1983年十一月初的一个晚上,我们这里发生过一次地震。学校自然不敢在教室继续上课,组织学生全部在室外学习,没有了课桌,学生基本都是把板凳当做桌子,找块木头或砖头当板凳。我大爷家的我大洲哥防备措施更是独到,他把从家里带来的一个酒瓶倒立在地上作为预警器。老师连连夸赞。
老校区的操场很宽阔,没有院墙的,开放式的。现在已盖起来四家院子。当时就是油坊寨的活动中心。搭过戏台,唱过大戏。相信很多人对于露天电影情有独钟,学校操场更是电影场地的不二选择。
公社电影播放员在下午就会来到操场上,栽杆子,挂银幕,做准备工作。学校老师也照顾到我们身在教室心在操场的小情绪,不留作业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
关于露天电影,我们都会记忆满满。记忆比较深的是有部影片画皮,让胆小的人不敢睁眼,却又用眼角余光瞥着。八仙过海也是在老操场看过后记忆较深的影片吧。这里不多做赘述。
写到这里,感觉老气横秋似的,满满的回忆。
暂且算是一个小目标吧。坚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