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是“中国荔枝之乡”,有灵山香荔、桂味等一批优质品种,有上千棵百年以上古荔树,且丰产性还很好,据地方领导介绍,一颗古荔树产量能达到1500斤,果实肉多核小,香甜可口,是难得的量质具有的产品,很有作为“一县一品”打造成富民产业的潜力。
当前,政府意识到了荔枝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在科技示范、品牌打造、节庆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我觉得体现在:一是工作系统性不够,一个产业的品牌化发展,需要有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在以小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前提下,怎么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方式,需要破题,形成从产到销全程的标准化管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方能成就大产业,但同时也是个梯次推进的工程,需分清轻重缓急方能稳打稳扎夯实基础;二是思路开拓度不够,囿于政府财力有限,支持荔枝产业发展的资金捉襟见肘,地方主管部门觉得举步维艰,例如想做一个系统的品牌规划,咨询机构要价100万,太贵放弃,想找明星大腕的影响力推广产品,没钱放弃,但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媒体发达带来的低成本营销机遇,充分的认识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优质产品的旺盛需求带来的低成本实现产品优质优价的机遇。是否可以利用某些流量平台,挑选本地淳朴美丽的乡村姑娘作为形象代言,让百年荔枝的淳美香甜形象深入人心,让消费力旺盛的自媒体群体成为荔枝消费的主体和口碑相传的载体。以大型中高档社区为重点区域,依托小区物业、小区管家等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机构,通过试吃等活动,让荔枝抛开传统的繁琐的批发零售体系,从荔园直接进区入户;三是聚焦发力不够,座谈会上相关部门介绍该县有十大种植产业,但事实是哪个产业都不大,用好用足荔枝的比较优势,聚集资源,聚焦荔枝,重拳出击,将有限的财力集中使用打造第一大拳头产品,拳头产品培育好后自然而然会带动其他跟随产品的发展。该地荔枝产业的发展,也许可以借鉴复制陕西洛川苹果的模式,当然前提是领导高度重视,举全县之力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树金字招牌,谋一方福利!
吸收了座谈会上专家们的观点,整理成上文。第一次落笔,期待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积累一点,笔耕不辍,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