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较真”绝非是钻牛角尖,也不是无端的“抬杠”,而是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党员干部,作为政策的落实者、工作的推动者、人民的 “勤务员”,在工作中保持“较真”精神,更是关乎个人成长、团队效能与事业成败。
原则问题要“较真”。原则是工作的底线,党员干部只有在原则问题上较真,才能确保工作方向不偏。面对工作中的种种诱惑,如“圈子文化”、搞“小团体”,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说“不”,始终坚守党性,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同时,要坚决拒当“好好先生”,对于工作中的“和稀泥”敢于批评指正,对“凡事讨好”保持清醒与警惕,对“以权谋私”敢于斗争。这种以心底无私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不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
干事创业要“较真”。工作中的“较真”,是对细节的执着坚守,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年轻干部,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更应摒弃“差不多”“过得去”的懈怠思想,以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比如撰写文稿要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每一个字词、每一个语句;对待工作质量要精益求精,将每一项任务都视为提升自我、展现能力的机会,努力做到极致。同时,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积极求新求变,力求让每一项工作都能展现亮点、成为精品,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这种对工作的“较真”,能激发个人潜能,提升工作效能,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民服务要“较真”。党员干部的工作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哪怕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一针一线” 的小事,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较真”。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才是一名合格党员该有的样子。
工作就该有“较真”。在作风建设的征程中,党员干部只有以“较真”的态度坚守原则、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方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