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中午,我正上班,手机响了,是我原来同事丛打来的,他告诉我张哥已经“走”了。我当时感觉心像突然停顿了一样,挂断电话后一个人在走廊的窗户边默默站了一会儿。一切都太突然,但又是在预料之中。
我回到办公室,我的领导问我:“你怎么了?接完电话心事重重。”我原来一个同事去世了。”我淡淡地应到。瞬间,我感到人的生命真是短暂,又是那么脆弱。思绪把我拉回一九九六年五月的一天下午,当时我的领导通知我带一个新入职同事去办理入职手续,并领取相关工作物品。见面后我们互相介绍,因为他姓张,我就亲切地称呼他为“张哥”。
张哥是一个转业军人,中等偏瘦的身材,一双大眼睛仿佛闪着亮光,瘦瘦的有些发红的脸庞,嘴角总是露着微笑。我带他办完手续,又去了制服房等部门领取了相关物品,在路上他很健谈,总是很爽朗地笑着。
张哥虽然曾经是一个军人,但是性情比较温和,平易近人,所以很快周围很多同事都和他熟悉了,大家都喜欢和他开玩笑,他也不急不恼。他不追求时尚,对一些流行事物知道很少,经常逗人开怀大笑。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同事问另一个男同事:你这包是什么的?” 那个男孩说:“锐步的。” 他走过去摸了摸说:“你这包不是布的,是尼龙的。”话音刚落,大家哈哈大笑,那个女孩说:“张哥啊,你太逗了。”
张哥是乐观的,闲暇时和他聊天有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他回忆到当年他结婚时带着迎亲队伍骑着自行车去邻村接媳妇,每个人的自行车前挂着大红花。他说他的老家小枣特别好吃,每年当地都举办“小枣节”。那时候我们几个同事经常逗他,我们要组团去参加“小枣节”,他每次都很爽快地答应。他说他做的红烧肉都别好吃,当我问他制作方法时,他很耐心地讲解,不过每次看我对烹饪了解的太少,他干脆地说:“做这个很麻烦,你还是买一个现成的吧。”
张哥乐于助人,我们有什么问题找他时,他都很爽快答应,并想办法帮你解决。每年他的老家有很多亲戚朋友到北京办事、求学或看病,遇到问题都找他,他也是尽一切所能提供帮助。我们几个同事都很佩服他的热忱和耐心。但是我也看出来,其实有时候他也感到有些烦和累,但是他不忍心拒绝,还是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做完手术后,我每次打电话给他,他总是回短信表示感谢,后来我知道他的喉头做了手术,无法正常交流。后来他出院了,有一次约了同事要去他家看望他,他回了一条短信,说他回老家了。我安慰他好好养病,收到了他最后的一条回复:活一天算一天吧。看完这条信息,我的心像是被狠狠地刺了一下,有一种莫名的难受和哀伤,我的眼前又回到了八年前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个消瘦而精神的张哥,有神的眼睛和开心的笑容有闪过我的眼前.......
如今又过了六年,我也早已步入中年,我渐渐体会到了张哥当年的内心感受,明白了他一直努力在紧张繁琐的生活中寻找着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我明白无论处于何种境况,都要保持了内心的坚强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