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爱=不爱
昨天,带女儿复习数学,发现女儿数学水平退化到一年级了,连20以内的加减都要想半天,我着急得不行,眼看着回去的日子以倒计时算了,回去就要考试才能确定是否升到6年级。这样的状态,估计要留级了。我心里着急,见她连2加9都要想半天的时候,都快忍不住要扬手揍她一顿。
可是,见到女儿因我口气不好而抬头用不解无辜的眼神看我的时候,我心头霎时被愧疚充满了。放暑假后我都没有要求她学习,带着她到处玩,只学英语,现在临时才抱拂脚,还怪孩子,真是个愚蠢无能的妈妈。如果我再打骂孩子,估计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也会打没了,也许从此她的人生将会布满阴影。
其实,我这样放任孩子玩耍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打着非常爱孩子给她自由任她自己发展是对孩子的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见孩子学习没有自己希望的那样好就大打出手,打着为孩子好而管教孩子的旗号,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和更大的伤害。
记得曾有新闻报道一对姐妹因为不满父母对她们管教严厉,下毒毒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真是人间惨痛的悲剧“虎毒不食子”,而人居然能做出弑父母的违背人伦之事!这不得不让我们整个人类反思!
事件中的父母望女成凤心切,见两个女儿没有考上重点中学,严厉地训斥了一顿,还不停地责骂,最后导致两个孩子产生了毒死父母以摆脱父母管束的心理,并且付诸行动。听到不少母亲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也有父亲这么说:我辛辛苦苦赚钱,全都是为了你,希望你能考个好学校,将来有出息。但是抱有这样心态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适得其反,并没有按照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不是彼此伤害就是压抑后产生精神上的问题。其实,这样观点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非爱行为”。
在心理学上“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青少年素质教育专家余允珠,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案例,分析了目前家长和老师针对孩子的几类“非爱行为”。一是带附加条件的爱。对孩子过高、过多的要求就是一种“非爱行为”。二是没有原则的爱。最常见的是家长无限制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三是强制或限制的爱。家长往往打着爱的旗号,要么替代包办孩子的生活,要么强求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
有专家指出,“非常爱=不爱”。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怀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不少母亲会对孩子抱怨,说自己为了孩子的成长牺牲了大好青春和本来可以获得成功的事业,而孩子并没有以良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
曾经有一个邻居,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一双大眼睛灵动非常,很乖巧懂事,放学回家做作业,还帮妈妈洗碗择菜。但妈妈还不满足,总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有着音乐天赋的孩子,送孩子去学古筝,钢琴,声乐,舞蹈等等,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音乐家。学了这么多东西,自然就没有玩的时间了,小伙伴在楼下跑着玩的时候,她却要在家练琴。每次我回家在楼下,都能看到那个孩子趴在三楼窗户上渴望的眼神,心里一酸,赶紧低头走开。可爱的人儿,其实是一只关在鸟笼里的一只小鸟啊!
这样过了几年,孩子的琴声越来越动听,但很少见到孩子趴在窗户上看外面了。有一阵没有听到琴声,后来才知道孩子出事了,精神上有问题。见到人就问,你会弹琴吗?然后就自顾自地蹲下在地上做出弹琴的样子。她妈妈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特性,顺其自然就好。爱,不是以学习好坏,不是以有没有出息为条件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不管你是什么样子,都是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