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会面对很多批评和指责,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想要让所有的人都对你大声赞美、啧啧称赞的确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个人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别人的赞美和批评上,我们也无需任何事情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就好,至于别人如何评论自己大可不必在意。因为,就算我们竭尽全力地完成了任务,也总是会有人来鸡蛋里挑骨头,找到他不满意的地方。太在乎别人的赞美会变得骄傲,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会变得懊恼。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心平气和,保持一个平静淡泊的心态去看待事物。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要画出一幅人人赞美,无人挑剔的绝世之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他终于完成了这样一幅作品,并把它拿到市场上,还在画的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亲爱的朋友,这幅作品如果有哪里不足的地方,还望您能指出,不吝赐教。一天过后,画家来取这幅画的时候,大吃一惊,一幅画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种记号。画家大为不满,我如此辛苦创造的画在别人眼里竟然有这么多不足的地方。
画家对此事耿耿于怀,决定采取另一种方法再去试试,他又重新描摹了新的一张画拿到市场上。这一次,他附上的说明是:亲爱的朋友,请你把这幅画中绝妙的地方标上记号。晚上画家来取画的时候居然发现,之前被人圈出不满意的地方如今都是赞美的标记。画家大为感慨,无论自己认为多努力的作品也始终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只要有一部分人满意就行了。
而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人是无法被满足的,即使我们用尽全力,但依然达不到对方的要求。
有一天,父子俩赶着一头驴进城。路上的行人看见他们没有骑驴,而是步行,就说:“真笨,有驴都不知道骑!”父亲觉得很有道理,就让儿子骑着驴,自己跟着走。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路人说:“你看看,现在真是世风日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尊重老人,那个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路,自己骑着驴赶路!”儿子连忙跳下驴背,让父亲骑上驴。
走了一会儿,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你怎么可以骑在驴子上,而让那可怜的孩子跑得一点力气都没啦”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折腾了半天,这回总该没人有意见了吧!谁知,又有一个路人说:“喂!喂!请等一下,那么弱小的驴子让两个人骑,驴子太可怜了。你们要去那里呢?”“我们准备把这批驴子卖掉”“哦,我看这样不行,你们两个人骑在驴上,还没等到市场,驴就先死了”“那么,该怎么办呢?”“你们两个人下来,扛着驴去市场吧”“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父子俩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将驴子的腿捆在一起,用一根木棍将驴子抬上肩向前走。
这个故事令人唏嘘不已,但让我们不禁陷入深思,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就算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做到令每个人都满意的结果。既然这样,我们做事之前就要有主见,认定一个目标就要不顾一切地去完成,尽管路途中会遇上许多非议与指责,我们也不可分心,不要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不要企图让每个人都满意。
在做事的过程中,人们价值的实现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而不是依靠他人的赞美,一心想要让每个人都满意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满意,还得把自己之前努力的结果付之东流。我们能做到完美无缺吗?显然不可能,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只会让我们背上无形的、沉重的包袱。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却能改变自己。而有时自己的改变也能恰当地改变别人的看法。只在乎别人的评价,自己却不去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便会陷入无边的苦海。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用行动去说服众人。一个人的行动,胜过千百万句深思熟虑的言词。与其苦口婆心向他人解释你的意图,不如赶快行动起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行动的力量,胜于一切。
其次,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绝不退让。坚持原则,是我们最为可贵的品质。面对各种无理要求,始终坚守底线,不为了某人的喜好而放弃标准,是做人做事的法则。
赢家策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名言,也是他一生努力实践的坐标。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把军权和行政大权交给了他;而诸葛亮则不负众望,以身先士卒的精神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兢兢业业,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或许有人对诸葛亮也心存不满,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他以自己的切实行动,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并实现了自己的宏愿,这就足够了。
想面面俱到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持的观点、立场都不同,这就导致人们之间的意见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因此,真正最重要的是,做你该做的,而把他人的意见当做一种参考,这就足够了。即使上帝,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所以,在实践梦想的时候,一定要直奔目标而去,不要被人情所累,用行动表明你的态度。行走于世间,坚持内心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