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刘定河
送走青石湾的赵均义,公社书记刘青山坐在办公桌前,点燃了一根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思绪随着飘绕的烟雾展开。
前两年,地区曾举办过“批林批孔”学习班,在学习办里,他结识了一个名叫刘定河的人。
后来县上召开了几次各种会议,又与他碰在一起。
二人都姓刘,往上翻几辈,没准是一家,两人不知不觉走得近,一来二去就比较熟悉。
在刘青山眼里,刘定河这个人既是传奇,又是迷。
他性格温和,见人总是微微带笑,若是有两个人啦话,他能与对方聊上几句,如若三人以上啦话,他就一声不吭,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地倾听。
那个学习班里有几个人,是在文革中敢出头露面,靠批斗走资派,或靠打砸抢上来的。
大凡这样的人,都是咋咋呼呼,吹毛求疵,刘书记一个也看不上,后来也都被退回了原单位。
而刘定河也是从文革中上来的人,却与那些人不一样,他行事稳重踏实,总是沉默不语,是一个很低调的人。
听说他本是木器厂的工人,木器厂里有个木笼组,主要是靠手工编制蒸馍用的木笼。
后来,刘定河竟脱离了木器厂,留在了革委会,成为延安革委会委员。
刘书记在学习班里听别人议论过,但都没人能说清原委,大家不解的是木器厂,一个编木笼的工人,他怎么就成了革委会成员,上到了现在这样一个位置?
刘青山虽与刘定河走得近,但也闹不清,且不便问。
也就是昨天,他来到桃园公社,找到刘书记,一阵寒暄过后,说他老婆的妹妹在桃园公社磨湾村插队,
刘定河说:“我有个女儿,4岁时,在院子玩,不小心跑到大门口,大门临着公路,突然冲出一辆车,竟发生了车祸,孩子被碾压得很严重,经过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但一条腿被截肢了。
老婆的妹子当时在老家上学,就辍学来帮我们带孩子。
后来我岳母来了,我就把妹子安到咱公社插队,现在想托你帮忙,能不能安排她上次学,把我们欠她的给补上,我也就心安了。”
刘书记想,刘定河能脱离木器厂,成为革委会委员,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至于他平时闷闷的那个劲,原来是女儿遭受了无妄之灾。
刘书记听了,觉得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就截了一条腿,太令人惋惜,便问:“那孩子现在啥情况?”
刘定河低下了头“哎!”他长叹了一口气:“孩子现在每天都拄着拐杖,医生说只要她长个,就得换拐杖,差不多得一年换一次,到了18岁以后,才可考虑装假肢。”
“哦?这么严重?”刘书记惊叹道。
“那两年,她年龄小,不谙(an)世事,整天又蹦又跳,挺快乐,现在上了小学,她明白了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所以总是少言寡语,闷闷不乐。”
刘书记的情绪也低落了许多,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哎呀!上大学的名单已报上来了,这事说的有点迟,晚了一步,办起来就麻烦。”
刘定河听了,没有吭声,又一次低下了头:“那这事就只能怪我了。”
刘青山书记看着对方失望的样子,说道:“我试试吧!只是现在还不能保证此事就一定能办成。”
送走了刘定河,刘青山思来想去,想到了青石湾的赵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