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铺天盖地的防晒雨伞、防晒衣、防晒霜,还有扑朔迷离的各种防晒指数(SPF),叫人不知如何是好?不要着急,秘籍来啦!
在2017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出了一篇《皮肤防晒共识》具体内容“翻译”如下:
看秘籍之前,先看看我们悉心呵护的皮肤是什么内部结构?
皮肤分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要保护皮肤,自然是要防止紫外线伤害皮肤咯。
一、那我们说的防晒仅仅是为了防止晒黑吗?
1:晒多了日光有什么危害?
2:紫外线家族谁最坏?
3、那么多防晒字母都是什么意思?
一般的防晒指数分为:UPF、SPF、PFA、PA···看的我真是头大。
来一张表搞懂所有的防晒标记!
二、防晒的大招来啦!
1、尽量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
WHO提出了紫外线指数(UVI),用来表示日光紫外线强度,一般中午时分最高,数值越高对皮肤和眼睛的损害越大。春末和夏季的中午UV1数值最高。
2、遮阳伞、太阳帽、防晒服等织物产品:
织物的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者有防晒涂层的,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越强,防晒效果越好!建议选择UFP>25,有UA透过率小于5%的标识的产品!
尤其注意眼睛的防晒:急性光损伤导致角膜炎,慢性光损伤者导致眼睛晶体混浊,是造成白内障的主要原因。
(遮阳镜要尽量选择覆盖全部紫外线的产品,并且减少蓝光和紫光的透过,镜片深色为宜。)
3、防晒化妆品的选择与应用:
防晒化妆品应该选什么参数才合适呢?
WHO建议,UVI<2时,不需要防晒。
以下有三个图来解释说明:防晒参数的选择、涂擦防晒的时间及频率还有涂抹部位。
对了,如果你打算躺在海滩晒一天的话,别忘了小心光感性的食物哦,吃了更容易晒伤,比如芹菜、芒果、菠萝、木瓜等。
终于写完啦,现在我们就可以安心的去旅行啦!
参考文献:
1、李利,皮肤防晒专家共识2017,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年5月第50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