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很多文字摘录自《原则》和战友的翻译,还有一些已经记不得了摘录自那里了,特此说明。
……不为结果而行动,你能得到最好结果;为结果而行动,你会为结果担忧,结果不会很好……这句话就不同意了,事情分两种吧,需要目的性强才能做好的事情就要有欲求,看这事是要静还是动,要静止的事情就要无欲无求,要动的事情就要欲求强烈。
核聚,杠铃法则,讲的真是太好了,讲要迅猛的做事情,体力一定要好,中间休息,心脏,拍手为例,非常有道理。还讲了事件的窗口期,事情就为你打开了一周或者30年的窗口机会,失去了就没有了,必须迅猛的行动,把握机会。……身体要好,没有好的身体万事难成,成了,人也废了。什么心态都是有点扯,核聚的观点是具有吸引力的。
长期警觉状态,触发全脑的反应,造成大脑损伤,深睡眠减少,睡眠片段化,思索自己警觉产生的原因。如果任由这种状态的持续,也许会向抑郁症发展,及时察觉到自己的问题,寻求改变后没事了
批判性思维者身上,被动接受外部信息的海绵式思维,与谨慎分析过滤泥沙的淘金式思维方式常常是并存的,因为即使是“淘金”,也需要盘里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量或知识储备才行,而海绵式思维的确是一个可以在前期收集大量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如果你想习得批判性思维,你首先还是需要大量吸取知识和信息,作为你的基础,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辨识好坏的能力。
除非一些极少数情况,比如当一个人因为一个或一系列特别恐怖的事件而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通常情况这些杏仁核绑架都会很快出现并很快消失。了解这些杏仁核绑架行为如何发挥作用,你就知道如果你任由自己自然的做出反应,那你就很容易反应过度。 你也可以用这个知识安慰自己: 不管你在经历何种心理上的痛苦,它都将在不久后消失。
精心挑选你的习惯。习惯可能是大脑工具箱中最强大的工具。它由大脑底部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块状物所驱动,这个块状物被称作基底神经节。尽管基地神经节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却意识不到它,因为它非常根深蒂固,本能原始。做任何事你如果做的足够频繁,它就会形成习惯,而且习惯会控制你。好习惯让你获得你高维自我所追求的东西,而坏习惯被你的低维自我所控制且阻碍你获得你高维自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你了解大脑的这些部分如何工作,你就可以创造一套更好的习惯。比如,你可以养成一种习惯,让你“需要”在健身房锻炼。开发这项技能需要你做些功课。 第一步,认识到习惯如何形成。习惯本质上是一种惯性,它是一种强烈的倾向让你继续做你一直做的事情(或不去做你一直都没做的事情)。 研究表明,如果你坚持某个行为大约十八个月,那么你几乎会永远做下去。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意识到习惯控制人的行为到了何种程度。我体验到这点是因为在桥水公司发现有些人认同我们的工作原则却在坚持这些原则上出现问题。我也在朋友和家人身上观察到这一点,他们想要达成某些事情,却持续做一些违背他们目标的行为。习惯把你的大脑放在“自动驾驶”上。用神经学的术语来说,基底神经节从你的大脑皮层接管过来,这样你连考虑都不需要就可以直接执行活动了。用善良和坚持来训练你的“低维自我”,从而建立正确的习惯。我曾经认为,高维自我需要和低维自我战斗来获取控制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认识到,对潜意识和情绪化的你进行训练更有效,就像你教孩子养成好的言行举止一样——用慈爱和耐心,来获得正确的习惯。大多数人倾向于从一侧获得更多的指示,而对于从另一侧获得指示的人却无法理解。 我们的经验是,左脑人倾向于把右脑的人看作“太空”或“太抽象”,而右脑的思考者往往会发现左脑的思考者是“缺乏想象力”或“太狭隘”。当人们知道自己和他人的是倾向左脑还是右脑,同时能意识到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非常宝贵的,并相应地分配责任,我已经看到会有多么美妙的结果发生。
请记住,接受自己的弱点,这是违反本能的,因为你大脑的某些部分想要维护你是完美的这种幻想。你需要通过练习,且需要在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才能在做事情时减少你本能的防御机制。
要左右脑互补运用,要意识与潜意识相互协同,要内与外的互相补充,让意识大脑变的强大与我目前是合适的,锻炼的时候,要是一个非常开放和友好的环境,环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