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模仿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实验室研究狗的消化过程发现用铃声刺激狗,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若在给食物时响铃,使铃声和食物多次结合以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音乐律动来提示幼儿该做什么事情,长此以往,当固定音乐律动响起时,幼儿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经典条件理论是指导幼儿教师锻炼幼儿常规的重要理论。

(二)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条件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操作性条件理论主要内容是操作(R)——强化(S)额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操作性条件的形成是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发生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

        在幼儿园中,大豆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大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主动认错,我不旦没有责任,反而赞许他的诚实,我的这种赞许对大豆来说是一种鼓励,大豆的诚实习惯因而逐渐养成。这个例子就作用了正强化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模仿学习理论

       模仿学习理论又称社会学习理论,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的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动。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父母、监护人、抚养人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作为父母,即使是在生活中,细节上只要有孩子在场,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道德标准也会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标准。

         在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注意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我们身教重于言传,幼儿才能耳濡目染地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研究行为,否定意识;主张实验方法,反对内容,认为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在此原理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法来帮助幼儿良好成长。行为主义理论在幼儿老师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正确理解这些理论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作用,从而利用这些理论背后的实质作用运用于一日活动中,以达到引导幼儿学习并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良好学习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类学习的特点 对动物来说,学习仅是一种有生物意义的活动,而对于人类来讲,学习就不是简单地适应环境的活动,而具...
    AndyLau阅读 11,493评论 0 9
  • 动机理论体系 强化论 先说说流派。行为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
    此木李阅读 5,461评论 0 3
  • 从昨天开始再读沈复的《浮生六记》。 这本书是去年在网上买的,大致读过,但一定没有全部读完。最喜欢的,是全书发端的“...
    兔娘阅读 4,780评论 1 4
  • 伊拉肉兔是兔业公司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培育成的杂交品种,它是由九个原始品种经不同杂交组和选育试验筛选出来的,由A、...
    逸而全真阅读 3,138评论 0 3
  • “把你们的腰都给我挺直,你们都属蛇的吗?抬头抬头,你以为你是长颈鹿啊。。。” “报告。” “说。”“教官,内衣...
    北书海阅读 3,505评论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