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因为历史和宗教渊源,民族发源地情结和凝聚力需要,复国定居耶路撒冷圣城。刚好技术又先进,经济实力好,在沙漠里,也很好发展了精准农业。这是生存空间,物理空间。
我说到偏远偏僻地方,是后工业社会方向上的离群索居,与小众化的部落聚集,是和向都市聚集相反潮流。而都市最主要的经济发展空间与机会,如果技术环境宏观力量超过一般经济环境,如果经济能够满足生存需求,那么到哪里都不是问题。
也不是刻意选择贫瘠地区,但是从自然景观来说,有些人确实就喜欢沙漠大漠,当然,他有另外的生存系统支持,包括技术和经济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更均匀的人口分布,应该是社会的健康表现,这不是论证,没有论据,只是主观猜想。就像是致密物质的瓦解。
近的来说,在很近的将来,人们愿意选择到农村生活。因为通讯、交通、物流实在太方便了。就比如我自己,在小城,丝毫没有偏僻感,非常满意自己居住地,这是真实想法。生活节奏、压力都不大,经济也允许,特别是有更优良的空气和自然环境,其实我更愿意进一步到老家农村生活,只是没有真正去做准备。但是这也是真实想法,更自然的环境,更亲近自然的乐趣,与生活节律。
另外,都市之病,还在于房价这个重要问题,这是荒诞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应该在技术流动背景下有更好的分布。
大城市房子大幅低降价不太可能,因为资源集中集约,这是市场规律。但是租房供应会有较大力度。大城市生活基本是非理性漩涡,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离开可能是一个选择。
评估一下包括健康在内的损益,以及技术发展的背景,应该可以有一些结论。你可以理性,他人不理性不是自己的选择条件。
拜技术发展和文化宽容所赐,这个社会更弹性空间更大,如果更严肃的思考,像芒格那样摒除偏见和潮流,就会看到真相。房子只是现象之一,根本在于你是否愿意真实思考,面对荒谬,不一定是房子作怪。心理上,我们还是经常陷入从众陷阱中,如果刻意思考,房子不是根本问题,虽然是重要问题。
但正如刚才说到以色列,无论环境怎样,人对于环境空间的选择总是历史的,艰难的。
基于以上观点(其实是一个私人讨论),对方表扬我进步了。
我确实进步了。进步在于,我能够真实思考,平心静气,不偏激,不消沉,不贪婪解决所有问题。
这不是“过程意义”,而是永恒处境。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