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创新,更需要传承。只有把本守住,我们才有能力有信心推进科学大厦建设伟大工程。
我国的创新都是建立于传统之上的。新诗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诗,在古代,追求格律与音乐美,在近现代追求多元与自由。这似乎是一个对立面,但经过不断探索,我们还是选择一部分遵循传统:我们现在仍然具有拥有音乐美的诗歌,例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因此,若没有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何来现在白话文,白话诗的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中尚未普及。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漫画《屈原是谁》有人说是歌手,有人说是厨师,甚至有人说是运动员。这漫画虽有夸张的成分,但能很清晰的反映出当代中学生的情况。谁还知道他曾为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做过多少贡献?谁还明白他终生报国的举措?谁还知道他为何跳江?现在的中学生对于文言文比较厌恶,不愿去学。确实,文言文苦涩难懂,但我们就因为这点困难而抛弃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吗?
现代文化发展不能丢弃传统文化。当代许多青年深受网络的影响,使用简洁无比的“现代语言”。“现代语言”确实简单好懂,但没有古代经典那种韵味。举个例子,现在人们看到一朵鲜艳的花时,或许会说“真美” “好看”,而古人则能想到“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格律、形式,但这种深长的韵味不要丢掉。
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先生提出过“我们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就不得不全面推倒旧礼教和旧文化。”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必须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来看。当时虽已经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封建思想仍然顽固。这时就需要人们勇创先例,打破传统,让人们得到接受外来事物这种拿来主义。但对于现在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拿来主义思想的我们,继续汲取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守本与传承
文章来自:http://keason996.github.io/2021/12/12/%E5%88%9B%E6%96%B0%E4%B8%8E%E4%BC%A0%E6%89%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