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找我做心理咨询。大部分是在班级名列前茅,特别是名次越靠前越焦虑。每次进行了心理疏导后,心情放松了,心态稳定了,成绩也自然就上去了,但上去了又焦虑了,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一直很困惑,努力找出根源,读了经典国学之后我慢慢明白了个中原因,只是可惜知道得太晚,今天写出来大家做参考,纯属个人见解,若有偏驳,求同遵异。
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 《寄诸用明书》 王阳明
越是资质优异的年轻人,越是需要晦养厚积,厚积才能薄发。就如天道,要有“春生夏长“,必须有“秋收冬藏”,天道如此,何况人乎?所以在阳明先生看来,年少得志的孩子很可能长大后一事无成,因为在他看来,“花开千瓣的植物,往往难结果实,因为它的华美太过于发露了”。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才华名声双丰收,往往到了中年以后就很难有新的成就。
纵观如今的教育,在不断地考试不断地排名,一来失去了晦养厚积的环境,二来让孩子不断地开花,成绩好的孩子不断地享受荣掌声和鲜花,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是为了名次为了掌声和鲜花而读书,失去了读书的本来意义——建设自己。更可惜的是,一旦孩子养成了为名次而读书,那孩子就开始有了得失心,得失心一起,那孩子要保持原来的心无旁骛地学习习惯已经是很难的事了。有一个孩子学习特别好,她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根本不需要用其他方式去刺激和鼓励,只需要给她布置学习任务,但因为老师不断地表扬和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还有更可爱的是老师为了表彰她,给她安排个特别好的位置,这个孩子的心开始不平静了,通过心理咨询,她说她害怕哪天考不好,让老师失望,被同学嘲笑,还有因为下次考不好被重新调整位置(打入冷宫),她开始焦虑恐惧了,成绩忽上忽下,不是她不够努力,而是得失心让孩子心态不淡定了,无法专注于学习。
难怪阳明先生会呼吁“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听说侄儿们要去参加考试,我不是不喜欢孩子年少得志,但是我认为这样不好,如果不幸拔了头筹,那岂不是误了 孩子的终生。”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道德经》也告诉我们“大器晚成”,这个“晚”不是指年龄的晚,而是说晦养厚积而薄发的结果。《道德经》第三章也提到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是至高的智慧。
一个人真正要赢的不是起跑线,而是人生的终点。在阳明先生认为,青少年之时,不能汲汲于功名,更多的应该是沉淀自己,积累自己的厚德,建立人生能量的蓄水池,这样才能实现卓越的人生。而如今考试排名以及学校的表彰,等于是让孩子不断地开花,那当然就是“花之千叶者无实”,纵观现在的名牌大学生已经很难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了,大部分沦为高级打工仔。如此看来前几年高晓松嘲笑那个清华大学生的事,也是正常了,那个本来以他的资质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孩子,用一大堆学历和优质证书问高晓松要去哪里打工比较合适?这不是孩子的错误而是孩子接受错误的教育。
愿天下早日还给孩子们一个可以“晦养厚积”学习环境,让他们不仅能接受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能接受到“道”和“智慧”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