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逻辑》(叶修)中提到了“脉冲策略”,概念是集中精力在某一点上学习,以求更好的集中精力。
好比这周假期两天,我这两天里只学习数学里面的“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天上午1,用电子书查询哪本教辅书,或者不同版本的教材会好一些,罗列1,2,3有能力的可以多罗列几本书; 2,快速看过每本书的“一元二次方程”教材,看不太懂,没关系,继续往下看。一本书看完看另一本书的“一元二次方程”直到你查找的书都翻阅了一遍; 3,找出你不理解的概念,公式,抄在空白纸上; 4,再去看教辅书,将这些概念给理解,再找张空白纸,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你刚才不太理解的概念。一遍一遍,直到概念理解的八九不离十了;
5,找书本中,生活相关的题型,一次性抄下十个题,找有答案讲解的题型(所以才找多几本教辅书,不光是概念上的互补,还有题目上的详细讲解);6,做题;7,订正;8,接着做课后练习题,就会简单多了。
脉冲策略讲究的应该是(核心思想),精力的集中,因为目标明确,自己也有信心。同时,也需要一个大的规划,将脉冲策略分为1,2,3阶段,分别去学习,最后连成一体。开始养成自学习惯的时候,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不过到底对你有没有效果,效果好不好,那就只能通过尝试,来确定我讲解的这个策略,有没有错误了。(欢迎指正)
感谢朋友指出不足,题目分许多种,
有些是考察“事实”信息,理解的部分少,记忆的多;
我们国家中学更多的侧重于“难题”,难很多时候不是难在“事实”信息,而是理解与融汇贯通的综合题目,“分开都会做,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怎么下手”是试卷最后一个压轴题里最常遇到的情况,这些题目,老师一讲,很多同学就会做了,但是自己去,还是不可以。
这些题目也可以尝试用脉冲策略,策略核心思想是“集中精力,目标明确”,
第一步,可以归纳出题目需要考察的知识点,各个击破;第二步,可以专门去看,这些压轴题有什么共同处,或者考核的方式(第一步是作图,第二步是解释作图的含义,三是计算等等)都是哪些,如果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很快就能总结出来压轴题的“共同处”与“考核的方式”。
即,我们把题目出题人的思路是什么,这一问题给单独“搬出来”了。专门研究这一个问题,就容易解决,做题没思路的这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