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内多数景区呈现以“门票经济”为主要收入的经营格局,有些景区门票收入占比甚至超过九成。超高的门票收入占比以及超低的二次消费占比不仅阻碍游客出游热情,更阻碍景区长期转型升级。然而,近日文化旅游部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将倒逼国内景区改变运营管理模式,跳出“门票经济”掣肘,挖掘二次消费的潜力。
文创产品常“创”常“新”。IP时代内容为王,徒有花哨外形的产品并不足以促成游客的消费冲动,最具价值的还是原创内容。比如景区纪念品,不仅是特定区域文化的直接体现,更是旅游目的地体验感的延伸和补充。以新奇、创意、科技为支撑点的产品,更能够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增加游客情感黏性,促成游客娱乐消费,甚至增加重复购买力。
夜间休闲推陈出新。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游客60%的消费在夜间产生。夜间游玩时间相对于白天较为充裕,对于景区而言,游客留下来过夜意味着更大的消费可能,因此更具消费潜力,是景区二次消费新的经济增长点。灯光展、民俗活动或文艺演出遍地开花,如何创造文化语境、形成日游夜游相结合统一的旅游产品,实现传统与创意结合、人文与自然互补、文化与科技融合、游乐与观赏兼具,是夜间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的关注点。
优化服务体验。所谓“知微见着,可见天下事,必要于细。细则成,细则胜”,服务是旅游业的中心力量,景区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游客的游玩心理,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催化游客对景区的好感度,为二次消费创造前提可能。优化服务体验,以高标准严要求衡量服务态度,加强人员培训,从细节入手,筑好景区软实力基底。
旅游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本质是文化,而促成二次消费的关键是情感,有文化、有情感的产品和场景是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重要内容。作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广州南沙湿地公园的服务方,广州智汇在该项目的景区管理上全面兼顾旅游功能要素,结合乘船观光、禽鸟观赏、原野步行等休闲项目,配套颇具规模的“19涌商业街”,塑造了一个“食、宿、行、娱、购”皆有所得的滨海湿地特色旅游休闲区。洞悉消费心理、关注市场风向、考虑情感需求、研究资源转化,撬动二次消费,是景区摆脱门票经济掣肘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