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印象笔记公众号看到这篇,正好也是我感兴趣的,所以用来做作业。以下是原文链接。
分析信息
前(前车可鉴):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文章首先引出了一个认知上的误区,专注就是对自己所专注的东西说YES,其实恰恰相反,因为我们要对上百个好点子说NO。同时用乔帮主的原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个正好切中我的痛点,信息太多不懂得筛选,浪费了精力。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出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么?
作者举例说有人可以长时间地投入在工作学习当中,而我们却总是不自觉地走神,等到反应过来已经白白浪费了许久。因而提出观点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如同毅力一般,专注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
这里他没有具体表述原因,但在其他关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书中都有提到,比如自控力这本书就根据大脑工作的原理,设计特如何提高自控力的各项试验。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提供了三大前提(1.学会舍弃,专注当下,2.精力管理,3.番茄工作法)和六个经验,来提高专注力,感觉可以提高自己的精力管理和专注力。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不改变自己精力管理的方法,就仍然会因为事物拖延引起焦虑和心理压力,不能专注于当前的事情,在焦虑担心没有做的事情上消耗了过多精力能量。
整理信息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这本吉田穗波医生的大作,就是提出了and的方法。以前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要专心做好一件事,做完一件再做另外的事。可现实往往有多重任务,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有不得不做的工作和责任。很多的文章都在探讨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中取得平衡,二者如何取舍。但吉田医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因为“or”而苦恼的时候,不如尝试着考虑“and”。不是考虑只得到某一个,而是试着考虑有没有得到两者的方法。还有努力使两者兼顾的时候,可以试着再加一个“想做的事情”。正因为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才会因为想做的事情而获得解放;而正因为热衷于想做的事情,才会感到不得不做的事情的辛苦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两者彼此促进,动力不断增强。在体力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可以扩大我们的精力范围,不同类型任务互相切换,也可以提高效率。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有具体哪些条件?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一般情况下都适用。如果任务过多,还是要尝试不同类型任务切换法,可以更有效率。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的墙》里,也有类似的精力管理的表述。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在哪里?交界在哪里?
这篇文章其实综合了各种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书本的一些看法观点和对策,但并没有提出新的看法,对我有启发的是作者介绍了全世界范围内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注意力训练方法——舒尔特方格。
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 1 ~ 25。训练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所用时间。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寻找目标数字时,注意力是需要极度集中的,把这短暂的高强度的集中精力过程反复练习,大脑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会不断的加固,提高。
你可以选择自制舒尔特方格,也可以下载相关应用(网上很多)。据说,专注力极高的成年人可以在8秒内完成。
给注意力一个量化的指标,也是挺有意思的事。这个可能和刻意练习当中记忆力锻炼的道理相同。可以进一步去扒一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