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九天,孩子已经适应了学校的节奏,而我也度过了开学的焦虑期,可以心平气和地陪伴她每天的学习。
开学后,女儿升入了八年级,与七年级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作业更多了,每天晚上她都要做到很晚。上周末,因为班级里有活动,她自己还有辅导班要上,耽误了一些时间,作业更是做到了晚上十二点,过了晚上十点,我就有些着急了,担心她写的太晚,影响了休息,进而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质量。我进她的房间几次,问她还有多少作业,她每次都说快了,可我总觉得她在敷衍我。其实我也觉察到,我的几次慰问,看似是关心,同时也传递了焦虑。
孩子作业多也是正常的,毕竟升入了八年级,这一年有生物和地理要会考,还增加了一门主课——物理。一开学,各科老师都布置作业,而且由于科目的增加,七年级时有的自习课也没有了,现在一天八节课安排的满满的,作业就堆积在晚上做了,每天晚上都要写到十一点了是很正常的事情。
新学期开始了,作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自然也会有对她有一些要求。对于她的弱科,希望她多投入些时间和经历,同时也想力所能及的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让她把那些科目学得更好些。偏偏青春期的孩子主意也大,不会听你的安排,你觉得好的计划,她未必采纳。我知道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也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她的想法,放手让她去尝试。可是那个过程,也着实煎熬啊。新学期照例会有班级日志,记录孩子在学校里得表现,各科老师会也会经常在群里公布孩子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做到完全的平静也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心中无形中有增加了一份焦虑。
这种焦虑给我带来的变化就是,嘴角开始上火,对她也没有暑假时那么有耐心了。孩子很有节电意识,你从房间里出来没有关风扇,她就会唠叨你,以前觉得好玩,最近我有些心烦,感觉她事有点多。周日的下午。孩子的小提琴老师找我谈孩子的考级事情。从老师家出来孩子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我说没有啊。她说“你情绪没有前一段时间好了。”我突然意识到从老师家出来,我的表情是严肃的。想了想自己是有情绪的。因为考级前集训的问题,我对老师的安排有些不满。我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对方知道,并没有关注老师说了什么。沟通效果的不会好,最后明显感觉到老师也有些情绪了。其实我是担心考级的拖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些着急了。
孩子的感觉是敏锐的,她准确地捕捉到了我的情绪。她的话也提醒了我,是该做一下自我调整。感受到妈妈的情绪变化,她就会分一部分注意力在我身上,不能专注地投入到她要做的事情上。我思考自己做的事情是在给孩子加力的还是减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安全的问题让孩子赢,鼓励她多去尝试。现在这个阶段,学习几乎是她的整个生活,我鼓励她去尝试,主要不就是在学习上吗?我允许她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我允许她尝试,就要接受她尝试后会成功也会失败。即使失败了,她也能从中学习,再做调整。
也是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眼睁睁的看她安排自己的学习,不去打扰她,即使已经挺晚了,我也不再去问“做得怎么样,需要帮助吗?”因为我知道那里面还有我的一份操控心。我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需要你就说。”虽然我仍心有焦虑,却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我相信她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即使现在有些事情安排的还不是很合理,也会越来越好。就像开学的前两天中午,吃完饭她还看自己喜欢的小说,最近已经开始利用中午的时间写作业背书,她说中午多做一点,晚上就轻松一些,她也会根据作业量的多少去调整自己。
于是每天晚上,我在客厅看书,做自己的事情,无论我是在书房还是在卧室,房门都是敞开的,她开门就能看到我,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找到我。我觉得我即使不做什么,就这样默默的陪伴着她,对她都是一份支持。当她写作业累了,推开房门,看到爸爸妈妈在等她,让她感受到一份温暖和支持,让她知道你需要的时候,我就在这里,就已经足够了。那份陪伴和支持,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她累了困了,心情烦躁的走不下去的时候,想到身后有爸爸妈妈,会多一份力量。
其实,不只是学习,未来的人生路上,还有更多的风风雨雨,是需要自己去经历的。我们没有办法给她一个未来,学业的压力,考学的竞争,甚至是将来走向社会,都需要她一个人闯荡。所以,不如从现在起就让她去品尝一下熬夜的滋味,让她慢慢感受生活的不易,在风雨中锻炼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做的就是,当她回头时,能看到父母在背后默默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