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午自习,两个干练的青年人,拿着上面介绍信,来到安国中学,先给班主任校干、部分老师,进行为时约一个钟头的安全知识培训,后给全校学生火灾撤离现场演练、集中普及消防知识,做了二十分钟的功课,这是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购买他们推介的家庭消防常备产品。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每年都搞,培训形式无非就是观看火灾图片、微视频,讲解员用满含激情的“大声疾呼”方式,谆谆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安全防火意识与能力,将灾难降到最低限度。而这期间,推介的防火用品,物美价廉,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根救命的稻草绳作用。
安全消防知识是该培训,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操作演练,人人参与,共同组织,形成防火技能,铸就安全意识,接下来,必备安全使用技能。但是这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基本上走的老路,宣传教育一番,像模像样地实地演练一下。宣讲过后,还是各行其道,安全意识大于天,早就抛脑后去了。我觉得几个地方值得商榷:
首先,失火灾难发生根本原因不讲,放过去,单单在如何有效扑就上大做文章。如,夜晚集中某处,进行插盘充电,插盘热到燃烧酿成了火灾。为什么不唤醒人的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就可以避免了?或者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或者违法经销产品造成的。再比如,厂房放电失火,堆放杂物无序,不符合电器、油漆产品放置要求,酿成的惨剧,仅仅是防火黄金期没抓住的原因吗?
放些恐怖新闻图片,警醒世人,就能增强防火意识了?只能增加恐惧感,而不是增强防火意识。也许讲解者初心是好的,有使命担当,但方式是传统的,不妥当的。安全意识培养,在于让人经历体验“火灾”的危害,身边日常发生的故事,通过观察、思考、体验,足以唤醒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其次,宣传,多半在说教,即便演示,记住操作步骤,也是玩弄记忆游戏。只有在识记的基础上,尝试应用,积累感受,反思做法及其效果,才受用终身。比如灭火器使用。以前听过、看过不止一遍、二遍,到头来还是不知如何操作,只知道灭火器指针指到绿色区域,表明还能具有灭火价值,保质期3年。今天也还是清晰了解干粉灭火器操作步骤:1、一提上下一晃荡;2、拔掉插销对准火灾根部,即压即喷;3、放置原处。几千名学生,喵腰遮鼻,迅速跑到楼下东侧操场上指定位置,兴致勃勃聆听防火安全知识讲座。同学们被听讲,总是不情愿的,消防意识荡然无存。
最后,大肆宣传没有面世的消防产品,怎样的威力大,用处广,家庭、小汽车必备的良师益友。救火救命的灭火毯,水基灭火器,救命绳索……这些不能不说,没用处,而是有用处。但防火安全知识意识,更重要,那才是握在手心的救命法宝。熟知产品性能,按时更换,严格按照要求使用电器,将物品摆放得有序好用。
农村中学安全消防知识培训,需要多实践,多感受,不是整天找火缘,用消防“宝贝”,来降住“火魔”。我们不愿看到火魔祸害人、物,但是我们喜爱看到救治成功的一幕幕。
别让利欲熏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好,从而迷失了安全意识,科学防范。